廣告
緬甸強震|在台緬甸學生2973人 教育部:請假返國不算缺課

緬甸強震|在台緬甸學生2973人 教育部:請假返國不算缺課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緬甸昨(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的強烈地震,教育部今(29)日表示,已請各校啟動僑外生心理輔導與學習支持,目前在台就學的緬甸學生有近2973人,若學生因強震影響,需返鄉請假,不列為缺課,學校也要給予課業補救措施、諮商輔導資源,授課老師也可針對個別學生特殊情形,調整評分方式。
缺工有解!僑外生留台、逃逸移工重回產業 政院年後提方案要求企業先加薪

缺工有解!僑外生留台、逃逸移工重回產業 政院年後提方案要求企業先加薪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觀光餐飲服務業需要大量人力、勞力,企業從新政府上任後即不斷呼籲開放更多外籍勞工,讓更多外籍生留在台灣打工,畢業後可繼續在台就業。面對缺工問題,商總許舒博表示,昨日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座談後,政府對服務業開放外籍移工轉為開放態度,不過前提是必須提高台灣本籍勞工薪資,且高於外籍移工薪資,農曆春節後會提完整方案。 
月薪6-9萬有36%是加班費!客運司機缺口2215位 陳世凱:運價提升可解2問題

月薪6-9萬有36%是加班費!客運司機缺口2215位 陳世凱:運價提升可解2問題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疫情下民眾騎車、開車多,影響客運業者營收大減,市區公車少39.27%,客運更是大減41.81%,目前公路、市區客運缺員達2215位,綠委詢問交通部流失原因、有啥作為解決?交通部長陳世凱回應,就業多元化,客運人才流失到貨運、外送,且民眾對客運業服務要求高,司機員壓力大不願意留下,會用TPASS鼓勵搭乘公共運輸,解決營收、薪資就是從運價面處理,讓運價提升並指定一部分流向薪資提升駕駛薪資。
缺錢嗎?公路局:客運公車駕駛薪資6至10萬 1年後還領最高13.9萬補助

缺錢嗎?公路局:客運公車駕駛薪資6至10萬 1年後還領最高13.9萬補助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全國大客車(公車客運)、遊覽車各近1.5萬輛,因輪班等因素,人員需求1.5倍,等於要4.5萬名司機,但今年缺額估達2千至3千人,公路局10/12舉辦今年最後一場徵才活動於板橋車站地下1樓登場,以北部客運、公車薪資,正常工時下薪資平均約6至8萬元起,其中葛瑪蘭業者北宜線甚至可達10萬元,公路局長陳文瑞表示,希望今年目標至少招募1000人,前4場已吸531位加入。新北市交通局直言,年輕駕駛對薪資是滿意的,「缺錢下願意短時間投入」,長時間還是會轉職,期盼提升駕駛形象、榮譽感,讓人長待。
獨家|30K僑外生很搶手!新制上路填缺工 五星飯店聘到百人

獨家|30K僑外生很搶手!新制上路填缺工 五星飯店聘到百人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疫後旅遊復甦,旅宿業缺工問題仍未解,甚至有業者無奈直呼:「缺工依趨勢來看已不可逆。」對此,勞動部為了拯救飯店業,日前宣布放寬僑外生畢業留台從事旅宿業房務、接待、餐廳等工作,8月底正式上路。《知新聞》記者進一步訪問到各大飯店業者,坦言:「他們很搶手,只要願意做房務的人都搶手。」
延攬國際人才新招!政院將推「全球菁英卡」 年薪逾600萬在台1年可申請永居

延攬國際人才新招!政院將推「全球菁英卡」 年薪逾600萬在台1年可申請永居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今主持行政院第3921次會議,聽取國家發展委員會報告「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為落實國家希望工程的投資人才政策,將透過「強化國家未來人才競爭力」及「全球攬才」兩大主軸,推動6大策略,以充裕質優量足的人才,並將在近期修訂攬才相關法規,針對年薪達600萬以上者,規劃核發全球菁英卡,居留1年即可申請永居,預計在2028年達到新增12萬名外國專業人才目標。
不下修千萬旅客目標!交長陳世凱:檢討還太早 日客少跟日圓貶值有關

不下修千萬旅客目標!交長陳世凱:檢討還太早 日客少跟日圓貶值有關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觀光署原訂今年國際客來台1200萬人次,後下修至1000萬人次,但如今只剩3個月衝業績,卻只破500萬人次,是否再下修目標?下修時機點?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還是朝這個目標繼續前進,坦白說要很努力很努力才有辦法達標,觀光署同仁很努力,不管是宣傳、所提的優惠都很努力,昨有跟他說,會提出加碼抽獎活動,讓國際客一來再來,他認為檢討的時間還有點早,但他也提到,今年日本客來台灣相對少一些,跟日圓貶值是有相當大的關係。
半導體展明登場! 郭智輝:台灣晶片製造全球最先進、擁有絕佳機會

半導體展明登場! 郭智輝:台灣晶片製造全球最先進、擁有絕佳機會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在出席SEMOCON TAIWAN 2024展前記者會致詞時強調,AI的運算處理需要仰賴先進的晶片,台灣是全球最先進晶片的製造地方,台灣有絕佳的機會,而面對AI時代的新挑戰,台灣有備而來,我們也要為這個機會,能夠在科技的基礎上面提供更先進、更便利的半導體產品與其服務,同時也引領台灣AI繼續持續推進。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