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三代都擔心搞砸關係 專家:別問收入改聊親戚八卦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今天5/15是「國際家庭日」,教育部公布「世代互動議題」網路票選結果,青年、壯年及老年不同世代最關切的議題分別為「如何避免因生活小事對父母情緒失控」、「如何面對父母身體逐漸老化」及「如何照顧自己以減輕孩子的壓力」。對此,學者建議,壯年、老年世代不要問收入、感情等私密話題,可多聊親戚瑣事,青年世代則可試著用阿公阿嬤的語言溝通。
各世代都關注如何互動
今年適逢聯合國訂定國際家庭日30週年,教育部舉行記者會,會中公布「世代互動議題」票選結果。
根據調查,18歲以上未滿36歲的青年世代,最關心的3個世代互動議題為「如何避免因為生活小事,對父母情緒失控」、「如何陪伴父母」、「如何珍惜與祖父母的相處時間」。
36歲以上未滿65歲的壯年世代,則關心「如何面對父母身體逐漸老化」、「如何處理照顧年老父母的壓力」,以及「孩子長大了要如何調整相處模式」。
65歲以上老年世代,關心「如何照顧自己以減輕孩子壓力」、「如何合宜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孩子長大成人後如何調整與他們的互動」。
別談薪水婚姻改談親戚八卦
從調查結果可發現,不同世代都相當關心如何跟長輩、後輩互動的問題。對此,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教授唐先梅建議,過往研究有調查不同世代最喜歡跟父母或孩子做的事情,共同答案就是吃飯,一起吃飯、聊天有助促進代間互動。
至於聊天的內容,唐先梅表示,世代之間的互動要了解對方期待什麼,因此,建議壯年、老年世代不要問後輩賺多少錢、感情狀況等較為私密的議題,反而可多聊聊親戚間的瑣事;青年世代則可試著用阿公阿嬤的語言跟他們溝通,即使講不好,只要有認真說,阿公阿嬤也會很開心。
深呼吸與逃離現場避免情緒失控
另外,對於青年世代最關心的因為小事而對父母情緒失控,唐先梅建議,青年世代在發生衝突時,可先深呼吸穩定情緒,真的受不了則可先逃離現場。
不過,唐先梅強調,衝突時離開現場的作法,需要讓父母了解,是為了冷靜情緒而非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