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觀察|大陸經濟泡沫已重蹈日本資產負債表衰退覆轍(上)
【專欄/吳連富】台經院長張建一表示,央行最近下重手是因為看到一些數據發現「不出手不行」;央行從交叉比對發現很多購屋族非自住比例很高,放款過度集中不動產已達 37.4%,接近2008年37.9%,等同銀行1千億資金有400億壓在房地產,再來發現國營行庫有16家貸款比例接近27%,且新青安炒房有一大部分很多都是2戶以上,反而真有剛性需求年輕人買不到。
台灣央行:房貸將限貸五成 無寬限期的背後
資料發現,國內銀行土融建授信過度集中少數建商,如萬一國際有不利情勢,將造成像大陸爛尾樓狀況。先看看日本經驗和最近中國面臨狀況:
二次戰後的經濟快速成長
二戰後日本經濟復甦,1960年代高速成長到了1980年代已成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強國,外匯存底超過4,000億美元、佔全球50%,1964年開辦東奧,開出世界第一子彈列車;但1985年起日圓快速升值加速房地產泡沫,當時每年5%以上的升值水準,吸引國際熱錢湧入(美元:日圓當時從240:1逐次升值到120:1),光匯率每年就有5%以上收益,這些熱錢投入日本股市和房市,加速泡沫的增長,而日圓升值背後主因其實是來自於美國對外匯市場的干預。
廣場協議與泡沫經濟 賣掉東京可買整個美國
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導致嚴重通脹,美國聯準會1979年連續三次升息,聯邦利率來到20%高水平,高利率吸引大量海外資金投入,導致美元大幅升值不利美國出口,1985年美、日、德、法、英等五國在紐約舉行會議,決定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讓美元兌主要貨幣逐步下跌,以解決美國龐大貿易逆差,這就是著名的「廣場協議」。
在廣場協議後日圓開始大幅升值,大量資金湧入股市及房市,股價扶搖直上,房價也一飛沖天,尤其當時受到「土地不會貶值」的神話影響,以轉賣為目的的土地交易大量增加,地價開始飆升,據稱當時東京23個區的地價總和達到了可以買下美國全部的誇張水準。
隨著股市及房市快速的上漲,通貨膨脹壓力也隨之而來,日本央行開始感到情況不妙,從1989年3月起日本央行轉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把利率從2.5%低點快速調漲到6%,貨幣的供給也快速下滑。
股市與房市泡沫破裂
1989年12月29日東京證交所最後一個交易日,日經指數達到最高38957.44點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開始下跌,泡沫經濟正式破裂;到1992年3月日經指數跌破2萬點,僅達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大量的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泡沫似的破裂了。
政策加速了資產負債表的衰退狀況
當時日本政府發布行政指導,要求房地產貸款增長速度不能超過整體貸款增長速度,於是各金融機構的房貸增長速度從1987年的36.6%下降到1988年的10.2%,到了1991年日本的銀行幾乎停止了房地產的貸款。這些對房市極為不利的政策出來之後,股市率先反應,1990/1/12日本股市暴跌幾乎所有銀行和企業都產生巨大的虧損,房價從1991年Q1後迅速下跌,國際熱錢竄逃也導致房價一去不復返,直到2010年才止跌,至今離高點都還有很大距離。
資產負債表衰退啟動了日本停滯的20年
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是一種經濟衰退,原因是私部門的高負債導致個人或企業普遍以增加儲蓄來償還債務,不去做消費或投資,導致經濟成長放緩或下降甚而發生衰退。該用語由野村總研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所提出,與經濟學家歐文·費雪描述的債務通縮概念相似,最近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的例子有1990年開始的日本經濟衰退和2007年至2009年的美國大衰退,儘管日本利率接近零,但經濟衰退情況還是持續發生,剛畢業的日本年輕人不再有理所當然的工作機會等著他們,年輕人的高失業率使得日本進入所謂的就職冰河期。
就職冰河期的一代即使現在在日本社會中仍是特殊的一個族群,相較以往剛畢業就有工作的前輩們的就業情況有所保障,升遷機會可以有所期待的未來相比,他們受到的待遇和整個大環境變遷的影響甚大,甚至有被社會遺棄的感覺,所以也被稱做是失落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