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婦自然受孕 產檢發現染色體異常!懷孕18周忍痛引產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現代人晚婚趨勢增加,女性卵子品質隨年齡增加而下降,染色體異常機率也隨之提升,一名39歲林姓女子想要自然懷孕,經醫師協助開立排卵藥、調整經期成功受孕,卻在自費產檢時,驗出胎兒染色體呈現異常,懷上「柯林菲特氏症」寶寶,考量胎兒未來可能面臨生理與生育困難,忍痛在18周引產,與肚中無緣的寶寶說再見。醫師建議,透過即早取精並冷凍保存,未來採用試管療程、單一精子顯微注射(ICSI),仍有生育健康寶寶機會。 2025/03/25 14:40 生活 醫藥
美國女太空人滯留太空9個月後重返地球 長相老了好幾歲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去年6月搭乘波音「星際飛機」(Starliner)前往國際太空站(ISS),結果因為星際飛機諸多問題被迫滯留太空9個月的美國太空人威爾摩(Barry Wilmore)和威廉斯(Sunita Williams),18日終於返回地球,但讓人驚訝的是,59歲的威廉斯看起來比出發時蒼老許多,感覺老了好幾歲。 2025/03/21 20:59 國際 熱搜話題
精彩片|郭智輝部長快看!金牌啦啦隊奇蹟旅程 唐寶寶組隊成台灣之光 每年3月21日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唐氏症日,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以唐氏症舊名蒙古症,比喻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有風險,引發歧視唐氏症病友爭議。唐氏症基金會今(2025)年北車舉行特展,希望消弭社會對唐寶寶的偏見跟誤解。 唐氏症是一種染色體數目異常的疾病,並非遺傳疾病,發生率約為每800到1000個新生兒當中有1例,唐寶寶除了外觀變化,也容易有先天性心臟病、腸胃道閉鎖等,不過可以透過手術、早期療育改善。 唐寶寶在教育現場,通常被歸類於特教學生,國立苗栗特殊教育學校的啦啦隊員有多人是唐寶寶,這群孩子在2024年世界啦啦隊錦標賽勇奪金牌,《知新聞》2024年7月專訪這支金牌啦啦隊,還原特教學校師生們,如何讓「角落生物」孩子們,踏上奇蹟旅程。 2025/03/21 19:16 生活 文教
郭智輝參加唐氏症特展3度為失言道歉 「寶貴生命教育、對唐氏症有了更深理解」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在世界唐氏症日(3月21日)前夕,應邀參訪「世界唐氏症日特展:321創造我們的世界」,並就先前發言不當第三度致歉,強調此行是一次寶貴的生命教育。他表示,透過親身觀展與專業導覽,對唐氏症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對基金會長期投入的努力表達敬意。 2025/03/20 15:42 財經 產業脈動
郭智輝錯誤比喻蒙古症 唐氏症基金會痛心:發言有失人格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以蒙古症(唐氏症)比喻英特爾,稱台積電不可能明知有風險還與其合資,涉嫌歧視挨轟。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今日(3/8)心痛表示,20多年來努力消除社會對唐氏症的不了解,盼唐寶寶能像正常人在社會生存共榮,經濟部長的發言真的有失他的人格,強烈表達抗議。 2025/03/08 14:21 生活 醫藥
郭智輝歧視「蒙古症」讓他氣到睡不著! 罕病團體怒轟侵害結婚權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台積電宣布赴美投資千億元美金(近3.3兆台幣)成國人關注焦點,各界擔憂「護國神山」被搬去美國,經濟部長郭智輝昨晚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先是說了台積電加大赴美投資千億美金「大家都不知道,對政府也沒說」,接著又舉蒙古症(唐氏症)為例:「你知道他家有蒙古症,你要娶媳婦,但他家有蒙古症的傳統,你要娶他嗎?」結果引發罕病團體的強烈反彈! 2025/03/08 11:58 財經
郭智輝注意!蒙古症已正名 一文認識唐氏症早療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以蒙古症(唐氏症)比喻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有風險,涉嫌歧視挨轟。唐氏症是一種染色體數目異常疾病,除了外觀變化,也容易有先天性心臟病、腸胃道閉鎖、智力發育緩慢,不過可以透過手術、早期療育改善,唐氏症雖無法治癒,但家長積極與醫師合作,可激發孩子的能力到極致。 2025/03/08 11:31 生活 醫藥
無精症也能生育!常見四大病因 這三種靠手術、藥物有解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熱播台劇《童話故事下集》由柯佳嬿、劉以豪飾演求子不順的小夫妻,嘗試喝中藥、改變床位風水卻始終沒有好消息,最後劉以豪才就醫檢查出無精症。醫師表示,無精症是射精後於精液中找不到精子,並不代表患者本身無任何精蟲,無精症常見四種原因,對症治療仍有機會生育。 2025/02/28 14:21 生活 醫藥
2025新制|台北市民注意!敬老、生育擴大補助上路 重點一次看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迎向2025年,新年新氣象,台北市9項新政策上路,包括旅宿6項一次性備品不再主動陳列、敬老卡擴大服務範圍、擴大衛福部許可的人工生殖機構執行醫療性凍卵療程、補助40歲以上警消肺癌篩檢,提供1000名免費名額等。 2025/01/01 07:58 政治 首都風雲
2025新制|台北市民注意! 元旦9大新政、補助一次看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迎向2025年,新年新氣象,台北市有9項新政策上路,包括旅宿6項一次性備品不再主動陳列、敬老卡擴大服務範圍、擴大衛福部許可的人工生殖機構執行醫療性凍卵療程、補助40歲以上警消肺癌篩檢,提供1,000名免費名額等。 2024/12/27 12:15 政治 首都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