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弘塑新建廠房產能倍增 今年營收將創新高、匯損明年將緩解

弘塑新建廠房產能倍增 今年營收將創新高、匯損明年將緩解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半導體設備廠弘塑(3131)今參加櫃買中心業績發表會,發言人梁勝銓表示,公司新建二期廠及路竹化學品廠,提升產能,儘管新廠產能轉移較慢,但預期將逐步加速,而今年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增長逾50%,預計全年營收創新高。面對匯損挑戰,他預期明年匯損將逐漸緩解。公司未來聚焦半導體3D封裝及化合物半導體應用,並看好邏輯晶片、HBM層數增加帶來的需求。
新生高架橋驚現巨大裂縫!新工處急澄清:施工接縫 監測結構安全

新生高架橋驚現巨大裂縫!新工處急澄清:施工接縫 監測結構安全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近日有民眾發現台北市新生高架橋士林段橋底,竟然出現巨大裂縫,讓人看得膽戰心驚,除呼籲其他網友避開別駕車行駛該路段。對此,台北市新工處今(17)日說明,橋檢公司現場檢視確認,為施工時模板灌漿的接縫痕跡,僅為施工接縫,並非裂縫,依照監測結果,監測數據長期呈現穩定的狀態,並無發現異常變化,橋梁結構安全無虞。
核三重啟公投|為何核能又重獲全球青睞 逾40國支持擴大應用

核三重啟公投|為何核能又重獲全球青睞 逾40國支持擴大應用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未來數十年內,隨著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等用電需求急速成長,核能在提供穩定、低碳的電力供應上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際能源總署(IEA)報告指出,預計2025年核能發電量將創下歷史新高,顯示核能正重新成為能源焦點。目前已有超過40個國家支持擴大核電應用,並積極推動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SMRs)等新技術發展。相較之下,台灣全面放棄核電,與全球核電復興趨勢形成鮮明對比。以下《知新聞》帶讀者一覽國際核能的最新發展與趨勢。
核三公投辯論1|核能教授葉宗洸:明知核電每度1塊5不用、花大錢買綠電怎能不虧損

核三公投辯論1|核能教授葉宗洸:明知核電每度1塊5不用、花大錢買綠電怎能不虧損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核三重啟公投首場辯論會落幕,正方代表、清大教授葉宗洸「先守後攻」,論述圍繞供電穩定、發電成本,質疑總統賴清德競選期間對學生承諾是信口開河、在呼嚨;反方代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舉數據,核二、三廠未除役時,出現低備轉容量的天數遠高於除役後,並指台電積極尋求高階核廢料選址工作,在這個時候用公投保證式口吻來做決定,是走回老路,直言「核電廠第一線是我的同仁,也是你的學生」。
產業觀察〡東南亞三國成為PCB新戰略重鎮 但有3大挑戰需克服

產業觀察〡東南亞三國成為PCB新戰略重鎮 但有3大挑戰需克服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東南亞地區憑藉其地緣優勢與政策利多,儼然成為全球電路板製造的戰略重鎮,其中泰國、越南與馬來西亞三國,2024年PCB產值合計86億美元,佔全球10.8%,顯示其擁有龐大的成長潛力,不過然東南亞PCB產業也同時業面臨製造能量不足、人才短缺與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諸多挑戰。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