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輕大腸癌發生率居全球前三!40歲起篩檢 死亡率降4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40至49歲男女的大腸癌發生率均高居世界前三名,國民健康署自今年將大腸癌篩檢起始年齡從50歲下修至45歲,台大醫院最新研究證實,相較於50歲才開始做糞便潛血檢查,提前自40至49歲間開始篩檢,可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生率23%、死亡率42%,每檢查1548人即可預防一例大腸癌。 2025/07/03 15:31 生活 醫藥
陽明交大、台大兒醫合作 開發罕病「FOXG1症候群」預測技術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每三萬名新生兒約會有1人罹患罕見疾病FOXG1症候群,症狀包含無法言語、行走、嚴重癲癇等,而病因是FOXG1基因突變。陽明交大與台大兒童醫院開發一項預測FOXG1症候群嚴重程度的檢測流程,有助於規劃後續支持患者的策略,此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 2025/06/30 18:08 生活 文教
每天爬山突主動脈剝離!百歲爺奇蹟挺過 北醫8小時逆轉生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百歲蔡爺爺幾十年來每天爬虎頭山步道,4月時卻突然心跳與呼吸停止,送醫診斷為急性主動脈剝離,若不及時手術,48小時內有生命危險。然而,主動脈剝離手術本身風險極高,術中還可能腦中風,加上病人超過傳統手術風險評估的上限95歲,北醫附醫運用關鍵的血管吻合技術,有效降低術中出血,歷經8小時奮戰完成手術,蔡爺爺一個月後順利出院。 2025/06/15 09:00 生活 醫藥
林正杰對抗肺腺癌8年 咳嗽超過「這時間」+1症狀速就醫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民進黨創始黨員「街頭小霸王」林正杰昨逝世,享壽73歲,他在8年前確診肺腺癌。醫師指出,近10年平均發生年齡下降,但逾八成都是0至1期的早期個案,可能和篩檢普及有關,初期多無症狀,提醒出現3周以上的慢性咳嗽、咳血、背痛或中風症狀等症狀,應留意病就醫。 2025/06/04 17:39 生活 醫藥
有片|白子化飛旋海豚現身宜蘭海域 賞鯨業者驚呼:十幾年來首見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白子化飛旋海豚現蹤宜蘭海域!凱鯨號賞鯨船昨(27日)出海,在龜山島外海驚見白子化飛旋海豚,業者說,在幾十年賞鯨生涯中,第一次發現。遊客直呼幸運,第一次來龜山島,就看到白色海豚在深色海豚間悠游,此生難忘。 2025/04/28 11:48 生活
郭智輝失言風波!賴清德首度回應 唐氏症基金會接受道歉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以「蒙古症」比喻台積電不可能與英特爾合資,事後多次公開為歧視言論道歉,也打電話向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致歉。總統賴清德今日(3/15)表示,對身心障礙者照顧是一個社會的文明指標,當國家社會越文明的時候,這個國家才有資格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 2025/03/15 19:12 生活 醫藥
盧森堡22歲王子罹罕病「POLG」驟逝 人生最後一問有洋蔥!基因突變風險曝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盧森堡弗雷德里克王子的家人日前證實,他因為不敵名為「POLG」的粒線體罕見遺傳疾病驟逝,得年僅22歲。弗雷德里克直到14歲病狀明顯後才被診斷出這項無法治癒的疾病,父親透露他生前和基金會致力尋找治療方法,以拯救其他患者。兒子生命最後時刻幾乎無法言語時仍不忘問「是否讓他引以為榮?」,稱兒子是對抗此罕病的「超級英雄」。 2025/03/10 16:05 國際 熱搜話題
免疫治療提高晚期肺癌存活 日本作法讓病人用得起藥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宣示2030年達成癌症死亡率降低1/3,肺癌連續13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主因確診時多已晚期,專家學者認為,除了靠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發現早期肺癌,也應接軌國際指引,放寬健保給付免疫治療的門檻,病人部分負擔是可行且合理的作法,避免看得到藥卻用不起。 2025/01/11 16:05 生活 醫藥
日本埼玉縣東武動物公園白老虎寶寶萌翻眾人 1/4公開亮相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日本埼玉縣東武動物公園睽違9年再有白老虎寶寶誕生,2兄弟在媽媽和工作人員細心照料下一天天長大,預計1月4日跟媽媽一起公開見客。 2024/12/29 12:37 國際 奇人妙事
健保擴大給付延緩洗腎 15.3萬慢性腎臟病友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今日(12/21)公布多項藥品擴增給付,主要有三大重點,一、SGLT2 抑制劑擴增給付慢性腎臟病、慢性心衰竭病人,控制血糖並延緩洗腎;二、骨鬆治療藥物不再僅限給付脊椎骨折,擴增到四肢骨折;三、免疫療法可用於擴散期小細胞肺癌、肝癌及膽道癌,總計約30.5萬人受惠。 2024/12/21 15:02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