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血即可揪阿茲海默症!台韓研究重大突破 準確率93%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迎來重大突破!台北榮總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大幅降低患者進行昂貴且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的需求。這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Alzheimer's & Dementia)。 2025/04/16 17:56 生活 醫藥
Tank成功換心肝!十年存活率5成 須終生服藥創「人造愛滋病」恐怖平衡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台東出生、藝名TANK,有阿美族和卑南族血統的創作男歌手呂建忠,近日出席中國浙江某醫院記者會,宣布成功同時完成心肝移植,由於同時配對及移植到適合的心和肝相當不易,引起大眾關注。台灣心臟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曾表示,換心者5年平均存活率約70至75%,到了10年只剩約50%,能活超過20年的只剩不到35%。北市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蘇上豪指出,器官移植後須服用「抗排斥藥」(免疫抑制劑),降低身體對外來物的免疫力,卻可能因一個小感冒喪命! 2025/04/08 21:30 生活 醫藥
狂吃甜小心長不高!早晚一杯含糖飲 如同「關閉」生長激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別再讓孩子無限制吃甜食!研究顯示,人體攝取糖份後會2至3小時內,生長激素濃度會大幅下降,若孩子早餐一杯奶茶、放學再來一杯手搖飲,等於每天不斷「關閉」生長激素。此外,愛吃甜食也會讓生長板提前閉合,導致成年後身高不如預期。 2025/04/06 10:30 生活 醫藥
郭瑤琪主動脈剝離過世 發作徵兆防範方式一篇看懂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前交通部長郭瑤琪因主動脈剝離,今天(3/24)上午約11時移除維生設備逝世。醫師表示,主動脈剝離會經歷劇烈前胸痛到後背,好發於半夜至清晨,三高患者起床切記保暖,避免受寒誘發血壓急速飆高而增加風險。 2025/03/24 14:56 生活 醫藥
連續血糖監測助攻!胖大叔改掉2飲食錯誤 半年減7公斤變型男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胖大叔沒調整血糖用藥,靠連續血糖機揪出飲食地雷,半年減重7公斤變身型男,糖化血色素達到治療目標。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常見原因,一是忽略隱藏性醣類,二是錯誤認知醣類攝取量,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會對全身器官造成慢性傷害,視網膜病變失明和洗腎一半以上是糖尿病引起。 2025/03/19 11:50 生活 醫藥
北市動物園侏儒河馬Thabo亡 3大原因釀悲劇!這些年牠們都走了 【記者陳力維、盧麗蓮/綜合報導】去年11月19日從新加坡動物園Mandai Wildlife Group來到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雄性侏儒河馬「Thabo」,不幸於昨天凌晨死亡,令照養團隊難過不已。台北市立動物園今天表示,「Thabo」來台約4個月,推論跟來台適應壓力、挑食情況下營養不良和傷口感染有關,3大原因造成悲劇。 2025/03/11 15:33 生活
北市動物園侏儒河馬Thabo猝逝 小傷口感染每況愈下!今晨判定死亡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去年11月19日從新加坡動物園Mandai Wildlife Group來到臺北市立動物園的雄性侏儒河馬「Thabo」,不幸於今日(3/10)凌晨4點22分經獸醫確診判定死亡,令多月以來照顧Thabo的照養團隊難過不已。 2025/03/10 19:50 生活
塞車不喝水又憋尿!2類人恐致命 防泌尿道感染可吃這「糖」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春節返鄉、出遊塞車,或者忙打牌,許多人會減少飲水量以避免頻繁上廁所,醫師提醒,水喝太少加上長時間憋尿容易泌尿道感染,最好定時補充水分或補充高劑量的甘露糖來預防尿道發炎,但糖尿病和腎臟肥胖者千萬別憋尿,否則有致死風險。 2025/01/26 07:00 生活 醫藥
林秉樞腎衰竭命危!恐因糖尿病控制差 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前立委高嘉瑜的前男友林秉樞因傷害等罪正在台北看守所服刑,曾自稱有高血壓、高血糖病史,去年12月突休克,送醫檢查為感染引發敗血症,進而急性腎衰竭一度裝上葉克膜。醫師表示,血糖控制不佳會免疫力低下,因而容易感染,比如腳部受傷破皮沒有照顧好,細菌就趁虛而入,因此飲食、運動和長期監測血糖很重要。 2025/01/22 20:15 生活 醫藥
今「土地公尾牙」求財!這些行業不能拜 來吃刈包「福咬住」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今天是農曆12月16日,也就是「尾牙」,傳統習俗上這天應向土地公祝壽,也是求財的好日子,除了感謝土地公一年來的庇佑,也祈求未來財運亨通。不過其實「土地公尾牙」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進行,像是醫院、殯葬業者就不適合。(註:知新聞貼心提醒您,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2025/01/15 15:43 生活 知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