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婦迷途5小時!深夜路邊徘徊 一句話讓警鼻酸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新北市三重區李姓婦人本月28日從住處外出迷途,李婦找不到回家的路,從白天到黑暗足足走逾5小時,直到路人發現她迷困蘆洲中正路上,協助報案。沒想到李婦見到警員的第一句話竟是「我每天都有外出走路,但今天我找不到回家的路」,對於住哪、有無家人聯繫也說不清楚,警方趕緊用警車載送她回家,結束一場虛驚。

每天外出散步卻迷途
據悉,迷途李姓婦人(78歲)已退休,是氣功志工,目前獨居新北市三重區永福街上,有輕微阿海默症狀,李婦每天會外出散步,孰料本月28日傍晚,她從住處外出便迷途,找不到回家的路。
警方表示,本月28日傍晚李婦從新北市三重區永福街外出,走了2.4公里來到蘆洲中正路上,沒想到卻找不到原路返家,不斷在蘆洲中正路繞圈子,5小時後路人經過中正路201號對面,發現深夜11時怎還有老婦在街頭徘迴,且看她表情凝重還有些彷徨失措。

警護送安全返家
路人趨前詢問李婦有無需要協助,李婦說「自己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路人趕緊通報轄區警方到場。
蘆洲警分局延平派出所員警莊家明、黃虹婷獲報趕抵,沒想到,李婦見警便說「我每天都有外出走路,但今天找不到回家的路」。警詢問有無家人可聯繫?住在哪裡?但李婦無法明確說明,僅稱自己獨居。
警員擔心李婦獨自一人發生意外,從李婦皮包內找到證件,旋即開著警用巡邏車,護送李婦安全返回三重住處,並確定李鎖門才放心離開。
為避免之後有類似情形發生,警方將協助她向公所申請「預防走失手鍊」。

失智人口上升
根據衛生福利部於2024年3月21日公布「最新台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全國社區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也就是每100位65歲長者,就有約8位可能罹患失智症。
台灣失智症協會官網資料,依據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出版的「公共衛生領域應對失智症全球現況報告」(Global status report on the public health response to dementia)指出,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3千9百萬人。失智症相關成本為每年1.3兆美元,且至2030年若因照顧成本增加更有可能達到2.8兆美元。

失智症無法醫治只能預防或延緩
根據衛生福利部於2024年3月21日公布「最新台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全國社區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也就是每100位65歲長者,就有約8位可能罹患失智症。
台灣失智症協會官網資料,依據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出版的「公共衛生領域應對失智症全球現況報告」(Global status report on the public health response to dementia)指出,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3千9百萬人。失智症相關成本為每年1.3兆美元,且至2030年若因照顧成本增加更有可能達到2.8兆美元。
失智症大致分為「退化性」、「血管性」兩大類,而「退化性」失智症又以「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最常見。
早期病徵最明顯的為「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以及「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目前失智症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因此如何降低失智症風險成為很重要的議題。建議多「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包括「運動」每周規律從事兩次以上運動,「多動腦」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增強腦細胞間有效的神經鍵結,並儲備大腦認知功能儲存腦本。 「採地中海型飲食」「多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等。
另外要「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包括「三高 (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頭部外傷」「抽菸」「憂鬱」「聽力障礙」。
推薦新聞 認了查戶政個資助罷免!基隆民政處長張淵翔40萬交保 紀文荃、張金發收押禁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