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特別預算挹注高等教育200億元 教育部規劃延攬人才等3大用途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美國關稅政策衝擊產業,行政院會今(24)日通過特別條例草案,端出4100億元的產業支持方案,其中包含高等教育人才培育200億元。對此,教育部規劃,要用於延攬國際人才、協助學校發展創新創業,以及協助大學整體校務經營等3大面向。教育部官員強調,國際局勢改變牽涉人才競逐,希望在有利局勢下,積極延攬人才。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因應國際情勢變化,原本以經貿為主的特別條例擴大範圍,並將原規劃的88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大幅度拉升至4100億元。
根據行政院規劃,其中有200億元,要用於高等教育人才培育。

對於200億元的高教人才培育經費,要用在哪些地方,教育部高教司長廖高賢表示,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後,就希望高教人才培育可跟產業對接,像是鼓勵大學教師跟產業結合更緊密,200億元特別預算的具體用途正在規劃中,目前教育部內高教司、技職司等單位仍在討論,預計從法規鬆綁、人才延攬角度,協助學校。
廖高賢進一步表示,目前初步規劃有3大用途,首先是用於延攬國際人才,近年業界高薪吸引不少高教人才,會規劃讓國際人才的待遇更佳,藉此吸引人才。

再者,廖高賢說,國內法規對於大學教師從事創新創業,仍有一些需要調整之處,希望透過特別預算,協助學校發展創新創業,例如協助教師不用留職停薪,也能進行創新創業。
第三,廖高賢指出,在校務經營方面,會利用特別預算,協助大學整體校務的經營更為精進。
整體而言,廖高賢強調,美國關稅政策、國際局勢改變,可能造成人才移動,牽涉人才競逐,因此希望在此有利局勢下,積極延攬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