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精準醫療新利器!AI無標記動作捕捉 助診治神經退化疾病

精準醫療新利器!AI無標記動作捕捉 助診治神經退化疾病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科幻電影成真!陽交大團隊打破傳統動作捕捉系統需要昂貴設備和專門空間,只需幾台高解析度相機,受試者無需穿戴感測器或貼任何標記物,穿著日常服裝即可完成運動數據捕捉,這項技術應用潛力大,包括優化運動員訓練、運動傷害復健,並成為神經退化性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重要工具。
波波醫爭議狂燒|賴清德承諾不提高實習名額 嚴審國外學歷「排除3資格」

波波醫爭議狂燒|賴清德承諾不提高實習名額 嚴審國外學歷「排除3資格」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北市禾馨婦幼診所一名劉姓女醫師,去年為女病患進行子宮鏡手術,不慎刺穿子宮及右側骼動脈,導致病患大出血身亡,女醫師遭起底是初代「波波醫師」,掀起國內對「波波醫」檢討聲浪。總統暨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今表示,衛福部針對國外學歷的審查會更加嚴謹,將排除函授、遠距教學、以及未對外公開招生等學歷資格,提高參加國家考試的門檻。至於國外牙醫系畢業生回台實習名額,他重申,依據衛福部作業要點規定,「每年國外回台實習名額就是50名,政府承諾不會提高名額。」
諾貝爾生醫獎|微型RNA基因調控機制 癌藥開發潛力大

諾貝爾生醫獎|微型RNA基因調控機制 癌藥開發潛力大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4年諾貝爾生醫獎由美國生物學家安布羅斯和魯夫昆獲獎,以表影其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又稱微型核醣核酸)及其在基因調控中的作用。國內學者指出,陸續研究證實可藉由抑制「微型核醣核酸」來阻止致病基因生成,癌症藥物開發潛力大,不過還得克服「脱靶效應」和容易累積在肝臟等兩大瓶頸。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