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精準醫療新利器!AI無標記動作捕捉 助診治神經退化疾病

生活 醫藥
2025/02/19 18:27
林芳如 文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科幻電影成真!陽交大團隊打破傳統動作捕捉系統需要昂貴設備和專門空間,只需幾台高解析度相機,受試者無需穿戴感測器或貼任何標記物,穿著日常服裝即可完成運動數據捕捉,這項技術應用潛力大,包括優化運動員訓練、運動傷害復健,並成為神經退化性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重要工具。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讓受試者無需穿戴感測器或貼任何標記物,穿著日常服裝即可完成運動數據捕捉。北榮提供 zoomin
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讓受試者無需穿戴感測器或貼任何標記物,穿著日常服裝即可完成運動數據捕捉。北榮提供

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技計畫記憶痕跡團隊開發的輕量化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僅需幾台高解析度相機即可精確捕捉受試者的3D關節位置,受試者無需穿戴感測器或貼任何標記物,穿著日常服裝即可完成測試,不僅解放身體,還能讓動作分析更加精準。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與資策會、陽交大腦科技計畫團隊合作,透過多項研究驗證該系統的可靠性,神經修復科醫師郭昭宏表示,這項技術在動作分析和醫療領域展現出極高的潛力,不僅能夠優化運動員訓練,提升表現,為運動傷害患者量身定制復健計畫,加速恢復,並成為神經退化性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重要工具。

北榮副院長王署君表示AI無標記動作捕捉創新技術,將成為神經退化性疾病診治療重要工具。北榮提供 zoomin
北榮副院長王署君表示AI無標記動作捕捉創新技術,將成為神經退化性疾病診治療重要工具。北榮提供

郭昭宏說,未來這項技術應用還可延伸至遠距雲端復健、跌倒風險評估及脊椎退化疾病研究,在脊椎退化疾病或脊髓損傷患者中,利用該系統了解其步態與正常人的差異,並在術前與術後提供精確的數據變化作為治療效果的科學依據。評估跌倒風險與動作能力,特別適合長期照護與復健領域,醫療團隊可根據即時數據調整治療策略。

遠距雲端復健評估系統的開發,讓醫師能即時掌握患者進展,為患者制定更個性化的復健計畫。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並計畫與外骨骼設備結合,為行動受限患者提供支持,帶來恢復行動能力與自信的希望。

郭昭宏表示,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將持續推動這項創新技術的應用,為醫療與科技的進步注入新的動能,這項技術不僅提升了運動與醫療領域的可能性,期待在未來能為更多患者與家庭帶來了實質的幫助與改變。

郭昭宏醫師(中)說明與資策會、陽明交大團隊合作,研發AI無標記動作捕捉創新技術。北榮提供 zoomin
郭昭宏醫師(中)說明與資策會、陽明交大團隊合作,研發AI無標記動作捕捉創新技術。北榮提供
廣告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廣告
# 精準醫療 # AI # 人工智慧 # 北榮 # 神經退化性疾病 # 運動傷害 # 陽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