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團隊花5年找到「偏頭痛生物標記」 1滴血辨識!準確率達9成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全球有10億人飽受偏頭痛之苦,且女性患者數是男性的3倍,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就是其中一人。過去一直被視為「看不見的病」,為此台北榮總攜手陽明交大、中研院、國衛院等學單位,耗時5年成功找出,用血液檢測判別偏頭痛狀態的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首次證明偏頭痛可望透過血液「被看見」,只要一滴血,能以高達九成的準確率,判斷患者是否有偏頭痛,替精準醫療開啟新頁,成果更發表於國際頂尖神經科學期刊。 2025/07/21 18:00 生活 醫藥
工研院7日舉辦52週年慶祝典禮 聚焦4應用促產業升級 工研院7月7日將舉辦52週年慶祝典禮。過去工研院自美國RCA公司取得授權,催生聯電、台積電及光罩等公司成立,開創世界矚目的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也是讓台灣從勞力密集轉變成資本密集產業推手。 2025/07/06 16:27 財經 產業脈動
中央大學與北榮發現關鍵腦波指標 可預測憂鬱症治療效果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中央大學認知智慧與精準健康照護研究中與北榮精神部情緒精準醫療中心合作,應用「全息希爾伯特頻譜分析法」,發現憂鬱症狀與治療反應相關的多種關鍵腦波指標,可用於預測非侵入性磁刺激治療的效果,未來有望應用於個人化精神健康照護。 2025/07/02 11:51 生活 文教
台達擬斥資21.4億元收購行動基因 目標收購逾90%股權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達(2308)宣布,將以至多7178萬美元(約新台幣21.46億元)收購ACT Genomics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行動基因)股權,至多177,142,221股,交易成就條件包括必須取得超過90%股權,此次交易將助於強化台達在生物醫療領域的佈局,進入快速成長的精準醫療市場。 2025/06/19 08:20 財經 產業脈動
都是台幣升值害的!保瑞5月營收減逾10% 前5月營收仍增35%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CDMO藥廠保瑞藥業(6472)今公告5月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5.1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0.7%,若以美金計價則較去年同期衰退約6%,主因為台幣升值所致。若以4月時匯率計價,營收可增加新台幣1億元。1~5月累計營收約為83.5億元,年增35%。 2025/06/09 11:40 財經 產業脈動
仁寶股東會〡董座陳瑞聰:赴美設廠是因應關稅 輝達總部相鄰可更緊密合作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代工大廠仁寶(2324)今(29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陳瑞聰表示,川普政府關稅一直在投變化球,這個關稅政策會怎麼走法,我們也一直在探討,在墨西哥、甚至在美國也積極設廠,這是我們目前所看到一定要做的對應。談到輝達總部將在北士科,陳瑞聰也說,這個也會幫助我們未來跟NVIDIA這邊更密切的合作。 2025/05/29 19:11 財經 產業脈動
日月光推出矽通孔FOCoS-Bridge封裝技術 AI、HPC功率損耗降低3倍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日月光半導體(3711)今宣佈推出具備矽通孔 (TSV) 的扇出型基板上晶片橋接技術 (FOCoS-Bridge),推動人工智慧(AI)技術發展,並加速AI對全球生活的深遠影響。日月光 FOCoS-Bridge 利用TSV提供更短的傳輸路徑,實現更高的 I/O 密度與更好的散熱效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頻寬需求。 TSV 的整合擴展了日月光 VIPack™ FOCoS-Bridge 的技術能力,可在 AI 和高效能運算(HPC)應用需求空前高漲的時候提供關鍵的能源效率。 2025/05/29 10:30 財經 產業脈動
賴清德:推動智慧醫療與健康產業 打造生醫兆元產業為護國神山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出席生策會年會致詞時表示,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發展先進醫療與健康科技產業刻不容緩。無論是前總統蔡英文任內推動的生醫與精準健康政策,或是其上任後規劃的「健康台灣」藍圖,生策會都發揮關鍵角色,該會不僅集結產業力量提出具體建言,也以實際行動協助政府推動政策落地。 2025/05/09 16:13 財經 產業脈動
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台大攜手北醫找到關鍵抑制基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肝癌局部治療、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雖然逐漸進步,卻仍有許多病人未能找到有效療法,台大醫院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確認YAP、STK40與SLK三個基因表現量與肝癌病人存活密切相關,前兩者可直接控制YAP活性影響肝癌細胞惡性度,因直接抑制YAP會殺死其他正常細胞,未來透過抑制STK40與SLK將成為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2025/05/03 18:05 生活 醫藥
痠、痛不一樣!中研院研究顛覆醫學認知 有助減少無效止痛藥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許多人都有痠痛經驗,但「痠」和「痛」並不相同。中研院團隊研究發現,誘發痠的神經並非痛覺神經,而是「本體感覺神經」,「痠」和「痛」兩者不同,此研究結果顛覆過去50年來醫學界的觀念,團隊也用台語「痠」的發言,創造出Sngception(痠覺)一詞,有望讓台灣在痠覺研究領域成為主導者。 2025/04/16 12:58 生活 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