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分科測驗歷史「刻板化伊斯蘭教」 大考中心認定不周延:第14題送分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14學年度分科測驗7/11至7/12舉行,大考中心表示,歷史試題第14題,談及伊斯蘭教的歷史,考題的題目字眼不夠周延,因此該題送分。

分科測驗歷史第14題的題目為,引述學者觀點,伊斯蘭教自創始之初即承認某些社會不平等,並在聖典中認可,近代以來,伊斯蘭世界湧現社會和宗教運動,試圖推翻存在身分高貴與低賤、富有與貧窮、阿拉伯與非阿拉伯之間的藩籬。
題目要求考生選出,有一些群體之間的不平等,不曾受到上述運動的質疑,選項則包含白人與黑人、男人與女人、軍人與貧民,以及農人與商人。

此題大考中心接獲意見反映,認為具有對伊斯蘭教的刻板印象,以及誘使人們形成刻板印象,另有意見指出,該題對「伊斯蘭世界」的理解相當去脈絡化,且缺乏足夠認識,並以刻板印象描述,不僅誤導考生,也使該題沒有任何一個答案為正解。
對此,大考中心審議後表示,命題時皆努力避免去脈絡化和加深刻板印象,但一道試題從鋪陳說明到形成設問,僅有數行文字,面對涉及宗教教義、性別、意識型態等內涵相對複雜而深刻的議題,短短一、二百字,有時不易兼容並蓄、並陳各方論述,可能出現思慮不夠周全的疑慮,感謝關心高中歷史教育並不吝來函指正的專家學者。
大考中心說,在諮詢更多專家學者意見與討論後,考量本題提問使用「不曾」一詞不夠周延,決定所有到考生均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