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國衛院首創新式「環狀RNA」合成法 有助疫苗、癌症藥物開發

國衛院首創新式「環狀RNA」合成法 有助疫苗、癌症藥物開發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疫情期間,莫德納、輝瑞BNT等mRNA疫苗備受矚目,但mRNA研發與應用,面臨傳統線狀RNA不穩定的問題,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余佳益團隊,在國科會支持下,開發出新式環狀RNA(circRNA)合成法,可提升環狀RNA的純度、合成效率,可以讓疫苗有效性更加,另也可用於基因治療、癌症治療等。
諾羅來襲!「沒特效藥、酒精無用」單週30萬人腹瀉 醫師示警:避開這食物

諾羅來襲!「沒特效藥、酒精無用」單週30萬人腹瀉 醫師示警:避開這食物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諾羅疫情升溫,衛福部疾管署統計,2月2日至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破30.2萬人次,為近10年同期最高;近4週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為近5年同期最高,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占98.6%為多。醫師黃軒提醒,酒精無法殺死諾羅病毒,必須多洗手、戴口罩提升防疫關鍵,另外他建議「生的海鮮(尤其是貝類)最近少吃!」
過年出國!小心「七毒」病魔 蛇年春節防毒措施一次看

過年出國!小心「七毒」病魔 蛇年春節防毒措施一次看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金蛇年農曆新年期間出國旅遊,恐面臨多種傳染病威脅!包括流感、新冠、麻疹、人類間質肺炎(hMP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微小病毒B19及肺炎黴漿菌。醫師提醒,為了有效預防這些疾病,建議提前至少兩週接種相關疫苗,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如老年人、兒童、孕婦和慢性病患者。另外,注重個人防護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擁擠場所,並以酒精消毒對抗部分病毒(如流感和新冠),做到「免毒」出行。
學測|自然科圖表多、地科有爭議 出題靈活!補教稱讚出題用心

學測|自然科圖表多、地科有爭議 出題靈活!補教稱讚出題用心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14學年度學測今(18)日起連三天舉行,今天下午自然科已經考完。補教老師稱讚,自然科出題靈活、圖表多,且難易題目均有、鑑別度高,是少見的好題目,「大考中心用心看得到」。不過,地科有2題有爭議,生物則偏難,要花較多時間解題,另外,化學有超出範圍的題目,而物理則是解題所需計算量大幅增加。
健保雲端系統升級!可查心臟支架、人工關節 防檢查損壞

健保雲端系統升級!可查心臟支架、人工關節 防檢查損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雲端系統是醫事人員查詢病人用藥情形的重要工具,健保署今年推出2.0優化版本,重點包括新增人工電子耳、心臟血管支架、人工關節等重要植入物查詢,避免病人於接受MRI等各項檢查或處置時可能損壞植入體;肺癌篩檢影像保存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用藥安全部分強化主動提示功能。
美英2科學家研究「人工神經網路」奪諾貝爾物理獎 奠定AI基礎

美英2科學家研究「人工神經網路」奪諾貝爾物理獎 奠定AI基礎

【編譯張翠蘭、陳怡妏/綜合外電】2024諾貝爾物理獎今天(10/8)揭獎,由美國學者霍普菲爾德和英國出生的加拿大學者辛頓共同獲獎,以表彰其「藉由人工神經網路實現機器學習的基礎性發現與發明」。他們用物理學來訓練人工神經網路,幫助啟動了目前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爆炸性發展。
諾貝爾生醫獎|微型RNA基因調控機制 癌藥開發潛力大

諾貝爾生醫獎|微型RNA基因調控機制 癌藥開發潛力大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4年諾貝爾生醫獎由美國生物學家安布羅斯和魯夫昆獲獎,以表影其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又稱微型核醣核酸)及其在基因調控中的作用。國內學者指出,陸續研究證實可藉由抑制「微型核醣核酸」來阻止致病基因生成,癌症藥物開發潛力大,不過還得克服「脱靶效應」和容易累積在肝臟等兩大瓶頸。
研究0.1公分的小蟲 帶來得諾貝爾獎的重大發現

研究0.1公分的小蟲 帶來得諾貝爾獎的重大發現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新科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安布羅斯和魯夫昆在1980年代末期是美國生物學家霍維茨(Robert Horvitz)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研究秀麗隱桿線蟲。這種蟲雖然僅有0.1公分長,身上卻具備體型較大、較複雜的生物身上也可見到的肌肉和神經細胞,幫助他們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又稱微RNA)及其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今獲諾貝爾桂冠加身。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