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AI當神探!北榮「智慧腦影像」 助破思覺失調「我沒病」心魔

AI當神探!北榮「智慧腦影像」 助破思覺失調「我沒病」心魔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2》中,演員黃鐙輝飾演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疫情期間發病,認為「外面都是複製人跟病毒,醫生都是複製人、都是假的」。醫師指出,這個疾病過去只能用行為學判斷,但台北榮總團隊應用AI開發一套輔助評估的「智慧腦影像平台」,準確率高達91.7%,讓家屬和病人了解大腦的變化、增進病識感,提供客觀的治療指標,更拿下有「創新界奧斯卡獎」之稱的美國愛迪生獎。
惡保母姊妹現身!她虐死愷愷上訴「無罪答辯」 法官當庭裁押

惡保母姊妹現身!她虐死愷愷上訴「無罪答辯」 法官當庭裁押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台北地院國民法庭5月13日將虐死剴剴的惡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依凌虐兒童妨害自由致死罪,各判無期徒刑、18年徒刑,姊妹倆認為判太重,均透過律師提上訴,愷愷的外婆則認為劉若琳僅判18年太輕,針對這部分請檢方提起上訴,全案今天移審等法院,高院下午開庭時,劉彩萱主張判她無期徒刑太重;劉若琳則採「無罪答辯」,但2人都表示願意繼續被羈押,法官當庭裁定將2人續押。
虐死剴剴惡保母姊妹上訴!判免死還嫌太重 檢也上訴原因曝

虐死剴剴惡保母姊妹上訴!判免死還嫌太重 檢也上訴原因曝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惡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聯手虐死剴剴,5月13日遭台北地院國民法庭依凌虐兒童妨害自由致死罪,各判無期徒刑、18年徒刑,遭羈押的姊妹倆認為一審判太重,均透過律師提起上訴,台北地院今將卷證移交高等法院。另一方面,一審判決雖與檢方求刑區間相符,但愷愷的外婆認為劉若琳僅判18年太輕,針對這部分請求檢方提起上訴,因此北檢也提上訴主張劉若琳判刑過輕。
馬斯克公布腦機介面公司未來3年驚人藍圖 明年要讓盲人恢復視力

馬斯克公布腦機介面公司未來3年驚人藍圖 明年要讓盲人恢復視力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馬斯克帶領Neuralink 腦機介面團隊上周舉行發表會,展示最新進展以及3年路線圖。據介紹,目前Neuralink的受試者已達7人,其中涵蓋4名脊髓受傷患者與3名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患者,受試者們平均每周使用設備時長約50小時,高峰時更超過100小時,幾乎只要是清醒的時間都在用。
周末精選|從被機器夾殘的工廠童工變身南韓總統 苦盡甘來的李在明

周末精選|從被機器夾殘的工廠童工變身南韓總統 苦盡甘來的李在明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上周三(6/4)宣誓就職的61歲南韓新總統李在明,可說是現在南韓最激勵人心的人生逆轉勝故事。他因家境貧寒,國小畢業就去當非法童工賺錢,碰過被工頭甩巴掌傷到聽力、老闆落跑欠薪等各種鳥事,甚至左手腕被機器夾到也沒好好看醫生,留下身障後遺症。如今他成功入主南韓總統府,出入有黑頭賓士代步,還跟美國總統川普約好要一起打高爾夫球,接下來就看他協商的技術,能否跟川普政府達成有利的關稅協議,帶領南韓邁向更好的未來。
呂秋遠發4600字長文!揭孩子生母告白「被他迷暈」 她偷錄音要毀滅人格

呂秋遠發4600字長文!揭孩子生母告白「被他迷暈」 她偷錄音要毀滅人格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知名律師呂秋遠上月爆出與實習女律師交往生子,遭控拒認親骨肉爭議,隨著事件越鬧越大,他神隱月餘,而昨晚(5/30)他才再度發4600餘字長文發聲,表示要把話說清楚,指孩子的生母不斷散佈不實資訊,稱實情是生母到職不足一個月就開始對他主動告白,狂發曖昧訊息稱被他迷暈、「熱門做愛地點」煽情訊息,願為他生小孩,隨母姓、不必讓外界知道,但他「確實不想跟她生孩子」、「她自始至終都知道,我沒有要有孩子」,而偷錄音「受精卵」之說根本是要對他人格毀滅。他決定提供所有證據,攤開所有真相。
13年打造首創AI腦影像技術 名醫楊智傑奪「創新界奧斯卡」(專訪)

13年打造首創AI腦影像技術 名醫楊智傑奪「創新界奧斯卡」(專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13年磨一劍加上AI助力,陽明交大醫學系主任楊智傑開發出領先全球的腦影像分析技術,榮獲「創新界奧斯卡」愛迪生獎金獎,新技術突破現有深度學習系統限制,加入「時間」變量,建立138個大腦灰白質區域的退化軌跡模型,不僅客觀量化精神病患腦部各區退化情形,且能預測退化趨勢,進而鎖定關鍵異常腦區給予精準治療,未來可望擴展至神經退化性疾病。
少年遭父凌虐8年!鐵鎚、皮帶痛毆還挨餓 獲安置又被送回施暴重創身心

少年遭父凌虐8年!鐵鎚、皮帶痛毆還挨餓 獲安置又被送回施暴重創身心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一名男子從2015年開始,對親生長子施以家暴,包括持衣架、鐵鎚、皮帶毆打凌虐,甚至僅讓他靠學校營養午餐果腹,時間長達8年之久,導致長子全身傷痕累累,甚至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重度憂鬱症,台中地檢署近日偵結後,認定該名父親長年凌虐未滿18歲兒童,違反妨害幼童發育罪提起公訴,全案將由法院進一步審理。
憂鬱與躁鬱症基因新機制!台大揪近千個變異點 助新藥研發

憂鬱與躁鬱症基因新機制!台大揪近千個變異點 助新藥研發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憂鬱症和躁鬱症有一部分受到基因變異影響,多重變異疊加將顯著提高發病機率,然而過去研究多侷限於白人,台大公衛系教授郭柏秀攜手國際團隊,納入東亞、南亞、非洲裔與拉丁裔樣本,辨識出697個與憂鬱症、298個與躁鬱症相關的遺傳位點,較既有報告多出近4倍,有助優化診斷標記、研發新藥。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