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復保全面廢除!健保可挹注23.6億 醫改會肯定:落實危難共擔精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拍板今年12月23日全面廢除健保停保和復保制度,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肯定此舉更能落實「健保量能付費、危難共擔精神」,不過也提醒應完善配套措施。健保署預估取消停保後可為健保增加收入23.6億元。

廢除停復保每年可挹注健保23.6億元
憲法法庭於2022年12月23日作出判決,現行《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未有法律明確授權,即就全民健康保險停保及復保等權利義務事項逕為規範,違反法律保留原則,若未修《健保法》,停復保制度將在2024年12月23日失其效力。
衛福部拍板不修《健保法》,昨日(11/22)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部分條文草案,決定讓停保和復保制度在2024年12月23日走入歷史,12月23日以後,無法再辦理停保,所有國人不論何種身分,出國也要持續繳健保費。
不過,今年12月22日之前已經辦理停保者有過渡條款,讓他們的停保持續有效,直到再次入境才自動復保,也不溯及既往追繳保費。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目前已經辦理停保者大多是旅外僑胞、留學生,約21萬人,健保停復保制度全面取消之後,預計可挹注健保收入23.6億元。
出國持續繳健保費 消弭不公落實危機共擔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指出,停復保規定帶來許多旅外國人可以出國停保、返台復保的便利;但是由於旅外國人停保後,就不需續交保費,直到回台時復保並補繳費用,就可以使用健保看病。通常會回國看的是在國外較高價醫療,故而引發各界質疑不公、違反「健保量能付費、危難共擔精神」。
醫改會主張,全民健保與商業保險不同,長期住在台灣的居民才是優先保護的對象,若旅外國人可能沒有負擔對等義務,卻享有和台灣人相同的就醫權益,就可能引發有違公平保費繳納的質疑。
對於目前尚在停保階段的旅外國人,醫改會呼籲政府不但應維護其權益,也需善盡告知制度改變的情形,避免如過去發生一只行政文書通知,但民眾沒有收到,進而造成龐大欠費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