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患者福音!9月起「抽血幹細胞」健保給付調高10倍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血癌患者因為肩負造血任務的骨髓出現癌病變,導致不成熟的白血球過度增生、影響正常血球生長。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宣布利多,將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健保給付費用提高,比照骨髓移植的費用,僅給額度增加10倍,預估每年約千人受惠,健保新增支出則不到億元。

慈濟骨髓資料庫已累積7千例 非親屬成功配對捐贈
血癌與其他血液疾病患者,往往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尤其非親屬成功配對機率極低,依人種在十萬分之一至千萬分之一。花蓮慈濟醫院在1993年成立慈濟骨髓資料庫,經過初期的篳路藍縷,讓大眾認識骨髓捐贈,加上2002年啟用周邊血幹細胞收集後,大大提升建檔捐贈意願,至今已累積7000例非親屬成功配對捐贈。
石崇良說,去年統計,健保一年接受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治療的人數約1300人,平均一個人的費用約100多萬,「但如果沒有骨髓的來源,所有的一切就是0。」過往需要經過疼痛的骨髓幹細胞抽取,但現在技術進步,抽周邊血幹細胞即可。
石崇良證實:抽周邊血幹細胞 健保給付將調升
不過,抽周邊血幹細胞的移植技術和捐血類似,健保給付遠低於抽骨髓幹細胞的健保給付。石崇良指出,健保署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日前已通過,將抽周邊血幹細胞的給付提高10倍,比照骨髓移植給付方式,從原本的1、2000點,增為1、20000點,將預告至8月16號,最快9月1日生效。
血液醫學會理事長理事長柯博升表示,非親屬間造血幹細胞的捐贈和移植,從0到7000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骨髓移植是很複雜很困難的技術,最早都是從親屬間移植開始,但要說服病人的親屬捐髓都很困難,大約只有一半到六成的親屬願意。
柯博升說,這20幾年來,慈濟幹細胞非親屬骨髓移植,已經是所有異體骨髓捐贈者最重要的來源,慈濟的成功率比親屬間移植還要再高一點,是目前最成熟的技術,也希望有更多民眾願意參加驗血來擴充骨髓庫,幫助更多的生命和家庭。
來自越南順化白小弟弟阿福今天也和媽媽一起出席記者會,他一見到捐髓者現身,馬上撲向前下跪頂禮,後更緊緊抱著捐髓的楊先生哭得久久不自己,也見證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完成第7000位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阿福媽媽也哽咽感謝對方給了孩子新生命,「讓我們全家重新得到幸福,以後阿福的家就是你的家。」
「看到他真的很壯很健康真的很開心。」捐髓者楊先生捐髓後,曾看到阿福等待骨髓捐贈的影片,心裡默默比對時間,直覺告訴他這會不會就是接受自己骨髓的受贈者,經過5年,看到當時的小男孩已長大,被他緊緊抱著,內心感動萬分,自己也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想要捐髓的人不用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