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兒童新藥2款納健保!治療心血管、短腸症 最高年省544萬

生活 醫藥
2025/07/08 11:04
林芳如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為了降低家屬經濟負擔,通過兩項兒童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最快於2025年8月1日生效,第一項是治療兒童心血管疾病的口服液劑,讓特殊兒童免去磨粉後使用,能更精準調整劑量,每人年省8.8萬元;第二項是治療短腸症,可刺激腸道黏膜細胞增生,減少營養輸液頻率和併發症,每人年省544萬元,兩款藥總計嘉惠158名病童。

兩項治療心血管疾病和短腸症的兒童新藥於今年8月起納入健保給付。圖非病童/林林攝 zoomin
兩項治療心血管疾病和短腸症的兒童新藥於今年8月起納入健保給付。圖非病童/林林攝

健保署於2025年6月19日召開之藥品共同擬訂會議通過兩項兒童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可望提升兒童醫療照護品質,最快於8月1日生效。

第一項是含captopril成分內服液劑藥品,為心血管用藥,用於治療「兒童之高血壓、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後左心室功能不全、第一型糖尿病之腎病變」。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說明,目前健保已收載含captopril成分錠劑,惟兒童特殊族群於臨床須磨粉後使用。本次通過口服液劑具給藥方便性、精準調整劑量等優勢,預估嘉惠約148名兒童病友,挹注年藥費約711萬元,以最常使用族群12歲以下心臟衰竭兒童為例,每人年省約8.8萬元。

第二款是含teduglutide成分藥品,用於治療短腸症,黃育文表示,目前台灣健保給付之治療方式包括全靜脈營養輸液(TPN)與小腸移植,營養輸液不算藥物治療,只是補足身體所須的營養,本次通過的新藥為唯一經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之人類類升糖素胜肽(GLP-2)類似物,預估嘉惠約10名病童,挹注年藥費約5,440萬元,每人年省約544萬元。

短腸症為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小腸長度偏短(於兒童小於其年齡正常小腸長度的1/4),並合併腸道衰竭,導致無法經由腸道營養吸收維持應有的生長發育與營養狀態。

黃育文說,本次通過的新藥可以刺激腸道黏膜細胞增生,增加腸道表面積進而提高營養吸收,經藥物治療慢慢修補腸道,部分病童可減少TPN輸液量,或每周減少一天TPN輸液時間,具改善生活品質及降低短腸症候群長期輸液併發症,有些病童甚至有機會脫離TPN輸液。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短腸症 # 心血管疾病 # 兒童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