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氣候變遷導致缺水 2035年全球1/3晶片生產恐面臨銅供應中斷
資誠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PwC)今天(7/8)在給商界領袖的報告中指出,2035年前全球32%半導體生產恐面臨氣候變遷導致銅供應中斷,這個比例將是目前的4倍。

路透社報導,全球最大銅生產國智利目前面臨缺水問題影響銅產量。PwC表示,2035年,供貨給晶片產業的17個產銅國,大部分將面臨乾旱風險。
上一次全球晶片短缺是因疫情引發的需求激增與工廠停工造成,當時不但汽車製造業因此陷入癱瘓,其他仰賴晶片的生產線也停擺,造成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幅度減少整整1個百分點,德國則是減少2.4個百分點。
PwC報告指出,中國、澳洲、秘魯、巴西、美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墨西哥、尚比亞和蒙古等產銅國,和全球晶片生產都難逃影響。
銅用於製造晶片電路上的導線,即使已經在研究替代品,也沒有其他材料能與銅的價格和性能相比。PwC報告指出,倘若材料研發無法因應氣候變化,且產銅國未能確保水源,銅供應斷鏈的風險只會越來越大,無論世界如何減少碳排放,「2050年各國約5成的銅供應都將面臨風險」。
PwC估計,目前智利25%的銅礦生產面臨中斷風險,這一比例將在10年內上升至75%,2050年將上升至90%至100%。智利和秘魯已採取措施,藉由提高採礦效率和建造海水淡化廠來確保其水資源供應。但對於那些無法獲得大量海水的國家來說,這未必是個解決方案。(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