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持續猖狂|診所櫃檯猛發紙碗給病患 醫曝慘痛經歷:實在是怕了!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金蛇年農曆春節傳染病大爆發,一路燒到年後,其中,易導致患者劇烈腹瀉嘔吐的諾羅病毒,年後第一周就診破30.2萬人次,為近10年同期最高,且直到近日仍持續延燒肆虐。就有兒科醫師透露,近期只要到他診所就醫的患者,櫃檯同仁會先問有無噁心嘔吐症狀,只要有就「直接發一個嘔吐碗」,因為嘔吐物🤮傳染力極強又難清理,「實在被吐怕了」! 2025/02/22 14:05 生活 醫藥
流感仍在高峰期!勿以為年輕就輕忽 醫籲這幾大族群要注意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藝人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病逝,大甲李綜合醫院胸腔內科主醫師任黃朝新表示,「流感不是感冒」,而是一種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指出,由於每年流感病例多在12月至隔年3月份達到流行高峰,目前仍是流行感冒的高峰期,所有年齡層皆可能被感染;其中65歲以上的長輩、嬰幼兒、或是有高風險慢性病的族群,易引發併發症甚至有死亡風險,需提高警覺。 2025/02/04 14:15 生活 醫藥
增強咽喉黏膜防麻疹!中醫師推4招 金銀花薄荷清熱解毒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中部醫院麻疹群聚接觸者高達3123人,引起民眾憂心,中醫師建議保護咽喉與口腔黏膜,增強黏膜的屏障功能與抗感染能力,包括多喝水或滋潤茶飲、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辛辣和過鹹食物,特別推薦金銀花薄荷茶,可清熱解毒、潤喉護咽,適合日常飲用。 2025/01/10 12:16 生活 醫藥
醫師喊話:別搶打麻疹疫苗!一文看懂是否有保護力 留給2族群避大流行 【盧麗蓮/綜合報導】中部麻疹群聚疫情擴大引發MMR疫苗搶打潮,甚至有台中建商公司要求員工必須打完疫苗才能參加尾牙,台大前感染科醫師孔祥琪(林氏璧)呼籲「請不要每個人都去搶打麻疹疫苗!請把疫苗留給風險最大的醫護人員和小朋友!」針對1981年以後出生的人是否該補打疫苗,他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讓大家知道,不要恐慌。 2025/01/09 10:10 生活 醫藥
日本A型流感大流行 京都府、大分縣患者數創新高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日本流感疫情持續大流行,47個都道府縣中有36個最近一周平均每間醫療機構收治流感患者數超過發布警報標準的30人,京都府和大分縣的流感患者數,雙雙創下從採用現行統計方式的1999年以來新高紀錄。 2025/01/08 18:33 國際 寰宇要聞
「高傳染力」麻疹患者趴趴走!衛生局公布足跡 急籲這2班高鐵旅客速連繫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中部有名麻疹個案去年底搭高鐵往返台中、高雄,由於具高度傳染力,高雄市衛生局今天特別公布部分足跡,急籲曾於去年12月28日搭乘「高鐵160車次第2車廂」自左營站往台中站,及12月31日「高鐵153車次第4車廂」自台中站往左營站的旅客們,主動向高雄衛生局聯繫,或撥打疾管署1922聯絡。 2025/01/06 18:03 生活 醫藥
日本蘋果病大爆發!東京流行、恐致孕婦流產 孩童易受感染像凍傷被打巴掌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症狀類似感冒、臉頰會出現紅疹的「傳染性紅斑症」俗稱「蘋果病」,正在日本東京等地流行。疾管署今天提醒,目前國內僅零星個案,戴口罩、勤洗手可預防,建議孕婦和兒童避免前往流行區。日本放送協會(NHK)更報導,包含東京、千葉、埼玉、神奈川等1都3縣達到流行警戒,部分地區患者人數創下25年來新高,引發關注。 2024/12/10 20:18 生活 醫藥
蘋果病威脅3族群!易畸胎、貧血休克 台大醫揭預防之道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日本關東地區近來「蘋果病」感染人數創25年來新高,台大小兒科醫師指出,此病經由飛沫傳染,常見於5-18歲,多為無症狀感染,少數才出現蘋果臉,主要威脅孕婦、慢性貧血病人、免疫功能不全者,可能導致胎兒畸型、嚴重貧血休克死亡,建議勤洗手、少去人多地方、戴口罩預防。 2024/12/10 19:15 生活 醫藥
混血女大生返日探親 回台狂咳、低燒!竟是感染「行走的肺炎」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一名22歲台日混血女大生,今年暑假返鄉探視住在日本的爺爺奶奶,上個月返台後,趁著開學前熬夜追劇,日夜顛倒加上入秋後早晚溫差大,出現感冒症狀,到診所就醫一周仍無法改善,還出現呼吸喘、咳嗽等症狀,轉往台中醫院就診檢查,竟感染嚴重黴漿菌肺炎,經住院積極治療一周,才得以康復出院。 2024/10/19 14:58 生活 醫藥
越泰麻疹疫情升溫!台男遊富國島中鏢 胡志明市暴增6百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越南、泰國旅遊注意!國內新增今年4月以來首例境外移入麻疹,疾病管制署今日(10/8)表示,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性,9月中旬至越南富國島旅遊,返台後發燒出疹確診,匡列154名接觸者監測至10月17日。越南、泰國今年麻疹疫情較往年高,尤其胡志明市暴增600多例,出國前先把疫苗打好打滿。 2024/10/08 17:51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