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病威脅3族群!易畸胎、貧血休克 台大醫揭預防之道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日本關東地區近來「蘋果病」感染人數創25年來新高,台大小兒科醫師指出,此病經由飛沫傳染,常見於5-18歲,多為無症狀感染,少數才出現蘋果臉,主要威脅孕婦、慢性貧血病人、免疫功能不全者,可能導致胎兒畸型、嚴重貧血休克死亡,建議勤洗手、少去人多地方、戴口罩預防。
經飛沫傳染 常見呼吸道症狀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蘋果病」正式學名為「傳染性紅斑症」,由微小病毒B19引起,傳染途徑為飛沫傳染,主要侵犯小孩,會出現上呼道症狀,例如發燒、流鼻水、咳嗽,出現呼吸道症狀一週後,臉上開始出現紅疹,因為病人臉頰紅通通而被俗稱「蘋果病」。
「蘋果病」的症狀輕微,因此沒有列入法定傳染病,不過,曾淑慧強調,我國還是會透過定點醫師、急診和實驗室監測來了解國內蘋果病疫情,跟往年相比,目前國內蘋果病案例數沒有特別異常狀況。
蘋果病好發於5-18歲 傳染力不強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蘋果病」也稱「第五病」,傳染力不強,根據歷史經驗,不會造成大流行,多為無症狀感染,只有少數病人會出現蘋果臉,過去他的兒科門診,一年頂多看到一個病例,發生率非常低,台灣過去十幾年可能僅出現一次群聚感染,就像最近日本的情形。
「蘋果病」好發於5-18歲族群,李秉穎說,這個疾病沒有抗病毒藥物,發燒不厲害也不需要特別治療,只是紅疹看起來很奇怪而已,國外教科書將其形容為「slapped cheek appearance (被賞巴掌的臉)」。
威脅孕婦、慢性貧血、免疫不全者
不過,孕婦、慢性貧血病人、免疫功能不全者等三大族群要提高警覺,李秉穎表示,第一孕期的孕婦感染蘋果症,可能導致胎兒畸型;B19病毒會破壞骨髓造血細胞,慢性貧血病人感染蘋果症後,可能嚴重貧血導致休克、死亡。
免疫功能不全者,例如愛滋病患,因為免疫系統無法清除B19病毒,有時會變成慢性病毒感染,病毒不斷壓制骨髓造血細胞會導致慢性貧血。
李秉穎提醒,這三大族群要特別預防感染蘋果症,建議勤洗手、少去人潮壅擠的地方,必要時戴口罩,全世界都有零星蘋果症病例,所以不需要特別提高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如果家中有孕婦、慢性貧血病人、免疫功能不全者,蘋果病患者最好暫時與他們分開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