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親揭未祭第8波房市管制原因 笑稱「Mr. Surprise」可除名了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央行今天沒有續推第八波打房,央行總裁楊金龍今天在理監事會後記者會幽默地說,外界幫他冠上「Mr. Surprise」可除名了!楊金龍解釋,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已經扭轉,希望房市「soft landing」(軟著陸),對於房市管控態度絕對不會「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2025/03/20 17:43 財經 地產房市
健保30|險遭「健保土石流」沖垮!就醫「三多」沉痾難改 提高自費擴大醫療不平權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享譽國際的台灣健保制度,曾在2011年出現重大危機與挑戰。當時前監察委員黃煌雄領銜的全民健保總體檢,完成健保實施以來最全面,最深入醫療第一線的田野調查報告,揭開以「醫療資源分配正義」為核心的第三波健保改革序幕! 2025/03/01 07:51 生活 醫藥
健保30|3首長調漲保費2下台 李明亮、楊志良首曝請辭秘辛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全民健保1995年上路至今,龐大醫療支出導致入不敷出,成為健保永續的最大考驗。30年來僅調漲過3次保費,分別在前衛生署長李明亮、楊志良和陳時中任內調漲,每次調漲都引發政治和社會風暴,李明亮和楊志良也都在調漲後辭職,僅陳時中調漲保費時,正逢covid19疫情而未在壓力中下台負責。 2025/03/01 07:50 生活 醫藥
9醫學中心30年前上書拒分級 今輕症塞爆!只能「穿著西裝改西裝」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分級醫療不彰,許多輕症直衝醫學中心造成急診壅塞,「健康台灣推動聯盟」副召集人陳志鴻教授指出,健保開辦時因9家醫學中心院長聯名反對,衛生署迫於壓力取消強制轉診,若當年政治上堅持轉診制度和分級醫療,今日情況或許不同,現在只能穿著西裝改西裝,集思廣益如何改善醫療資源分配和醫療現況。 2025/02/22 20:20 生活 醫藥
義大醫院晉升醫學中心!看病變貴 門急診多花180-350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4年度最新醫院評鑑結果揭曉,衛生福利部今日(1/24)公布,高雄義大醫院晉升醫學中心, 高雄變成有4家醫學中心,至於大林慈濟醫院和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及其虎尾院區,兩家從區域醫院變成準醫學中心。民眾3月1日起到義大醫院看病,急診花費400元變成750元,門診部分負擔從240元增至420元。 2025/01/24 11:15 生活 醫藥
免疫治療提高晚期肺癌存活 日本作法讓病人用得起藥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宣示2030年達成癌症死亡率降低1/3,肺癌連續13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主因確診時多已晚期,專家學者認為,除了靠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發現早期肺癌,也應接軌國際指引,放寬健保給付免疫治療的門檻,病人部分負擔是可行且合理的作法,避免看得到藥卻用不起。 2025/01/11 16:05 生活 醫藥
2025新制懶人包|10大民生好康別錯過!工資調漲、租屋補助擴大發放 【生活政治中心/台北報導】2025年有不少攸關民生的新制上路,包括最低工資調漲、增3大公費癌症篩檢、租屋補貼擴大發放、機車駕訓3.0補助等,《知新聞》整理相關內容帶讀者一次搞懂。 2024/12/14 12:40 生活
台北8家醫學中心增至10家 監察院糾正衛福部「傷害評鑑公信力」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衛福部今年2月公布醫院評鑑,宣布台北區的醫學中心從現行8家,增加至10家,監察院今指出,衛福部無視作業程序規定,逕行增額評定台北區醫學中心,已傷害醫院評鑑之公信力;且增額2家醫學中心可能衍生集中化、健保點值遭稀釋、就醫民眾部分負擔等諸多問題,決策品質粗率,應檢討改進,據此,監察院對衛福部提出糾正。 2024/10/27 12:59 政治 黨政要聞
健保署鎖定非必要電腦斷層、磁振造影 研議下階段增加部分負擔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部分負擔新制上路一年,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日(10/24)表示,去年先從藥費部分負擔做起,目前也看到電腦斷層(CT)和磁振造影(MRI)檢查量成長相當快,所以會進一步分析哪些是非必要的檢查,如果非必要性檢查多,就考慮納入下一階段部分負擔調整目標。 2024/10/24 20:43 生活 醫藥
部分負擔新制未達3成效 醫改會批健保署東拼西湊假象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部分負擔新制上路一年,健保署昨日公布初步成效,不過醫改會今日(10/24)直言,以價制量效果沒有發生,民眾荷包雖扁了,門診負擔每年平均增加299元,但門診就醫次數卻是2019年以來新高,對分級醫療也無效,看似基層門診就醫件數占率增加,其實是用低標當作比較年度,呼籲健保署誠實為上策,不用勉強說政策有效。 2024/10/24 16:25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