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清明養生首重去濕!中醫師推3食材 少喝冰涼含糖飲、糯米類

清明養生首重去濕!中醫師推3食材 少喝冰涼含糖飲、糯米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清明時節早晚溫差大、濕度高,不少人出現過敏性鼻炎、濕疹、蕁麻疹、四肢關節痠痛、精神疲倦,中醫師建議,少吃容易引起發炎的食物,如油炸類、辣椒、重口味調味料、加工食品,同時增強脾胃去除濕氣能力,可食用四神湯、薏仁、紅豆等,冰涼含糖飲料和糯米類易阻礙脾胃化濕。
雷雨開炸!醫示警「雷暴哮喘」現象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雷雨開炸!醫示警「雷暴哮喘」現象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今(13日)起雷雨開炸各地有雨,一路下到周末,下周一起水氣才會逐漸減緩。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注意「雷暴哮喘」,當春天雷雨來臨時,濕度提高會使花粉、霉菌孢子破裂成更細小顆粒,這些微粒會隨著風暴擴散,更容易進入肺部深處,引發嚴重氣喘發作,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增加,氣喘、過敏等症狀加劇。
空污來襲!過敏族群快按摩3穴位 3錯誤習慣加重鼻塞

空污來襲!過敏族群快按摩3穴位 3錯誤習慣加重鼻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空污來襲!台灣西半部今日空氣品質為「橘色提醒」等級,中南部短時間更可能達紅色警示。過敏族群除了減少戶外活動,中醫師建議可按摩鼻通穴、迎香穴、四白穴來舒緩鼻塞、流鼻水、鼻竇不適、過敏性鼻炎發作,另外,鼻塞時別再狂擤鼻涕、挖鼻孔、不喝水,這三個錯誤習慣反加重鼻塞。
破解洗鼻器3迷思!關鍵在食鹽水濃度和水溫 每天最多2次

破解洗鼻器3迷思!關鍵在食鹽水濃度和水溫 每天最多2次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春天花粉飛揚加上空氣污染和霾害,當髒污過多或具傷害性時可能影響鼻腔黏膜的清除及保護功能,除了鼻子本身的自清能力也可以適度使用洗鼻器,醫師特別澄清三大迷思,指出正確使用洗鼻器不會傷害鼻腔,關鍵在食鹽水濃度和水溫,勿使用未煮沸過的自來水或眼鏡用生理食鹽水。
天冷易流鼻血!4招加強鼻腔保濕 耳悶又鼻塞當心鼻咽癌

天冷易流鼻血!4招加強鼻腔保濕 耳悶又鼻塞當心鼻咽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冬天鼻過敏患者、血壓較高者、室內使用暖氣都容易發生流鼻血,醫師建議,可戴口罩或在鼻孔周圍塗抹凡士林、抗生素藥膏或使用食鹽水噴霧來加強鼻腔保濕;高血壓者避免暴怒、飲酒、過勞或吃過於辛辣、重鹹食物。不過,若流鼻血又耳朵悶塞、鼻塞越來越嚴重,要特別小心是鼻咽癌。
過敏性鼻炎兒三不五時抓耳朵 原來急性中耳炎上身

過敏性鼻炎兒三不五時抓耳朵 原來急性中耳炎上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三歲小潔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本月定期回診時檢查發現喘鳴聲加重,鼻涕也變多,可能合併上呼吸道感染,兩天後因發燒和嚴重咳嗽再度就醫,檢查顯示雙側耳膜充血、光反射消失,爸爸這才想起前一天小潔提到耳朵不舒服,且三不五時抓耳朵,醫師診斷為中耳炎合併氣喘急性發作。
10大壞習慣養出一身癌!她「中5項」半年掉8公斤 醫師搖頭:難怪罹癌

10大壞習慣養出一身癌!她「中5項」半年掉8公斤 醫師搖頭:難怪罹癌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 衛福部國健署公布最新110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癌症時鐘每4分19秒就新增1人罹癌,癌症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醫師洪永祥列出國人10大壞習慣,指出這些舉動「養出一身癌」,包括久坐、不愛刷牙、開燈睡覺都入列。一名婦人就因為老公過世後,每天都坐一整天看電視,邊看電視邊吃醃製醬菜當下酒菜,又愛喝非常燙的湯,結果半年體重狂掉8公斤罹癌,這些習慣讓腫瘤科醫師聽了都搖頭,「這麼多致癌習慣,難怪會罹癌。」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