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有片|新北移工酒駕撞倒老翁!再遭3車輾過 老翁卡車底慘死

有片|新北移工酒駕撞倒老翁!再遭3車輾過 老翁卡車底慘死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新北市中和區一名外籍移工,今天凌晨酒駕騎乘微型電動車撞倒穿越馬路洪姓老翁,洪男倒地又遭後方3輛車輾過當場死亡。警對事故4名駕駛酒測,僅移工酒駕,全部帶回查辦,警詢後依過失致死移送3駕駛,另移工依過失致死、公共危險送辦、道交條例併處最高6000罰鍰。
慘!混泥土預拌車鬼切撞上千萬Aston Martin跑車 怎麼賠?律師這麼算

慘!混泥土預拌車鬼切撞上千萬Aston Martin跑車 怎麼賠?律師這麼算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高雄三民區民族一路與孝順街口,昨天(20日)下午發生兩車擦撞意外,25歲陳姓男子駕駛混泥土預拌車員原本直行內側快車道,不料他向右切入外側車道時,碰撞上右側同向49歲廖姓男子駕駛車輛,一下車陳男才發現撞上千萬跑車Aston Martin DB9;警方表示,雙方酒測值皆為零,初判陳男違規在先,詳細肇責將進一步分析。
全台大執法!微型電動二輪車未掛牌今開罰 台北取締8件、桃園開罰35件

全台大執法!微型電動二輪車未掛牌今開罰 台北取締8件、桃園開罰35件

【記者林志青/台北、桃園連線報導】微型電動二輪車(微電車)今天凌晨0時起,未依規定領牌行駛,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71-1條可處最高3600元罰鍰,同時移置保管車輛;如為未經型式審驗合格的微電車,將沒入車輛。台北市交大表示,執法首日至上午9時止,共取締微電車違規8件;桃園市至下午3時取締未掛牌14件、其他違規21件。警方提醒,民眾切勿騎乘無牌微電車,以免受罰。
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期限! 新北交大提醒:11月底沒掛牌將開罰

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期限! 新北交大提醒:11月底沒掛牌將開罰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俗稱電動自行車的「微型電動二輪車」正式納管!從今年11月29日起2年內需完成掛牌、投保強制險才可以上路騎乘。同時未滿14歲不得騎乘、不得擅自改裝、時速上限25公里等相關規定,違反者將處最高5400元罰鍰。新北市交通大隊提醒,微型電動二輪車本月30日正式納管執法開罰,沒登記掛牌民眾要趕緊辦理。
微型電動二輪車領牌緩衝期至下周五 注意!未掛牌恐吞罰單3600元

微型電動二輪車領牌緩衝期至下周五 注意!未掛牌恐吞罰單3600元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微型電動二輪車(俗稱微電車)除價格清廉、外型輕便,甚至不需考照,年滿14歲就能騎上路,深受學生、菜籃族及外籍人士喜愛,不過也衍生出交通亂象;交通部自11月30日起,將微電車納管執法,車主須登記領用懸掛號牌、投保強制險才可騎乘,警方提醒,11月29日前應儘速完成領牌事宜,以免受罰。
這類車主注意!微型電動二輪車緩衝將屆 11/30掛牌才能上路

這類車主注意!微型電動二輪車緩衝將屆 11/30掛牌才能上路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近年來微型電動二輪車事故頻傳,交通部於2022年底完成修法,將「電動自行車」納管並改名為「微型電動二輪車」,使用者須完成登記、懸掛牌照及投保強制險,才能合法上路,於2022年11月29日以前出廠已使用中的車輛,則有2年緩衝期,期限將於今年11月29日屆滿,如屆期仍騎乘未領用牌照或未投保強制險的車輛上路,駕駛人恐遭處最高3600元罰鍰。
東湖車禍|15歲無照少年撞死3人 強制車險仍會照賠再找監護人求償

東湖車禍|15歲無照少年撞死3人 強制車險仍會照賠再找監護人求償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15歲內湖未成年少年偷開外公車無照駕駛,不幸釀成3死2傷,汽車強制險會理賠嗎?金管會保險局今日指出,保險公司會理賠強制險,但理賠後再找肇事人求償,因肇事人為未成年人,因此會找少年的監護人,也就是少年父母負賠償責任,而非找車主阿公賠償。
電動車保單1|特斯拉車主難承保僅3家願意接 一文看懂產險業不敢說的秘密

電動車保單1|特斯拉車主難承保僅3家願意接 一文看懂產險業不敢說的秘密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9月1日電動車專屬保單上路,電動車保費調整幅度約10%,希望提高保險公司承作電動車險的意願。然而特斯拉因為維修費用貴,若發生事故理賠較一般電動車更高,各家保險公司對於特斯拉的承保態度不盡相同,有些稍微開放,有些則根本不想接,業務員透露,目前市場上大概只剩下3大產險公司—富邦產、國泰產險、新光產比較願意接特斯拉保單。
未替外送員投保!Foodpanda不服挨罰58萬元獲勝訴 南市府提上訴、罰到底

未替外送員投保!Foodpanda不服挨罰58萬元獲勝訴 南市府提上訴、罰到底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市政府實施「外送平台自治條例」,要求業者應替外送員投保從業相關保險,其中Foodpanda累積挨罰達58萬元,不服提起行政訴訟。法官則認為「地方自治條例牴觸中央法令」,判南市府敗訴,勞工局長王鑫基對此強調,是要求業者應負擔保費而非投保,已提起上訴,仍會持續開罰以捍衛勞工權益。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