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倒數!馮光遠宣傳31藍委「功績」助罷 導演楊力州:拍片未拿政黨資源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藍委罷免投票進入關鍵倒數,作家馮光遠、朱宥勳、導演楊力州和《沃草》營運長洪國鈞今召開記者會,宣布發行「非選舉公報」,內彙整有31藍委的種種「功績」,開放罷團印刷宣傳做最後衝刺。楊力州表示,藍委陳玉珍惡意刪除文化部預算,觸動影像工作者團結投入罷免,所有影像創作者無償參與,強調影片拍攝未拿國家或任何政黨的資源。 2025/07/07 15:28 政治 黨政要聞
AI的回答很愛「拍馬屁」 專家示警:恐損害人類判斷力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當ChatGPT對你說,「你的想法很棒」時,你該相信它嗎?研究人員發現,人工智慧(AI)存在一個看似細微卻潛藏嚴重危機的現象,就是「諂媚」(sycophancy)行為,指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為了討好使用者,會過度迎合使用者,即使並非事實。研究警告,AI這種拍馬屁的行為,恐會影響人類的學習能力,甚至干擾人類做出重要的決定。 2025/06/26 16:19 國際 寰宇要聞
裁決先例!Anthropic以版權書訓練AI 法官裁定「一條件」視為合法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Anthropic近日獲得加州法官裁定,使用書籍訓練其AI模型「在某些情況下是合法的」,這項裁決結果可能對AI和智慧財產權產生廣泛影響。 2025/06/25 13:03 國際 熱搜話題
藍營年長志工罷免名冊抄到「互點眼藥水」 醫認證:所言不假!是好發族群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檢方查出,多名幫忙抄寫罷免綠委名冊的親友、志工年紀較長,過程中眼睛酸澀,必須互相點眼藥水才能繼續抄。眼科醫師表示,從專業角度「所言應該不假」,當人處在緊張或時間急迫的狀態下,常會減少眨眼次數,淚液覆蓋不良,導致乾眼視力不良,加上不少志工上了年紀,更是乾眼症好發的族群。 2025/06/17 13:48 生活 醫藥
平抄襲亂!國圖「論文相似檢測系統」上線 94所大學採用「不公開論文也能比對」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近年爆發不少公眾人物的論文抄襲事件,國家圖書館今(16)日在大學教務、校務經營主管會議,介紹「學位論文相似檢測輔助系統」。此系統以「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收錄的論文為資料庫,可供撰寫論文的學生使用,希望減少資料重複或不當使用的情況,113學年度第二學期共計94所大學參與使用。 2025/06/16 16:10 生活 文教
知名詩人鄭愁予91歲病逝 東海大學:文化燈塔熄燈!將策畫紀念詩展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台灣現代詩人鄭愁予(本名:鄭文韜)經家屬證實,美國時間6月13日清晨因心臟衰竭逝世,享耆壽91歲。鄭愁予在台灣最後一份教職是東海大學,校方昨(15日)也發聲緬懷,將規劃相關紀念活動與詩作展覽。 2025/06/16 12:37 生活
國中會考寫作0級分753人創新低 6級分作文曝!心疼母受困家庭牢籠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採圖文並陳的方式出題,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辨。教育部今天(6日)公布成績結果,指出今年僅有753名學生拿到0級分,占比僅0.44%,創近年新低。其中一篇6級分作文,字裡行間透露心疼母親困在家庭「牢籠」,為了照顧孩子放棄熱愛的工作。 2025/06/06 14:47 生活 文教
國中會考作文973人滿分!高分這樣寫 七成寫「選擇」難深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114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今日(6/6)公布,國文作文有973人拿到滿分6級分(0.57%),台灣師範大學副教授李清筠表示,多樣性和跨域整合素材的廣泛引用是今年兩大寫作亮點,例如有考生以「牢籠」延伸傳統家庭女性的地位,因為題目生活化,凡能完整表述就有分數,不過七成的人以「選擇」為主旨,不容易離題卻也難寫得深刻。 2025/06/06 13:44 生活 文教
會考成績|國中會考5A6級分541人 5C人數創12年新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114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今日(6/6)公布,台師大心測中心說明,今年有1萬6547人拿到5A好成績,占比9.59%,不過5A加上作文6級滿分僅541人,有9999人拿到5C,占比5.80%是12年來首度低於6%。國文作文有973人(0.57%)拿到滿分6級分,作文4到6級分占八成,0級分比率則為近三年來最低。 2025/06/06 12:19 生活 文教
健保改革|永續關鍵靠2自律!醫療投資賠錢做 北榮院長陳威明:人命無價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醫療可近性高卻難落實分級醫療,地區醫院日漸萎縮,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強調,健保永續仰賴醫界和民眾自律,小病別直衝醫學中心,不鼓勵自費使用無效果差異的新藥、新科技,什麼都開放給付,最後同歸於盡,但醫院投資提升醫療品質,「不能說軍備競賽,很多投資不賺錢,我們還是做,因為人命無價」。 2025/06/04 13:21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