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教育獎林言彤不畏家境艱難 自學拼出好英文!還多次義賣助人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2025總統教育獎今(4)日舉行頒獎典禮,國中組得獎者林言彤不畏家中經濟狀況不佳,靠著自製教材,自學練出優異的英文成績,更積極幫助他人,發起過多次的義賣活動,將所得連同製作成本,一起捐助花蓮地震、烏克蘭戰爭與教養院等。特別的是,她的姊姊林千祐曾在2021年獲得總統教育獎,她曾到場觀看頒獎,如今她也獲得肯定。 2025/07/04 18:22 生活 文教
川普「大而美法案」內容整理 馬斯克砲轟要點、爭議一次看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大而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在歷經幾番波折之後,終於在美東時間3日由聯邦眾議院以218票贊成通過。川普預計將在4日簽署該法案。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卻對此法案連番抨擊,稱這項法案「極瘋狂且具破壞性」,雙方再度撕破臉。「大而美法案」有哪些內容?馬斯克為何如此不滿?《知新聞》帶讀者一次看懂。 2025/07/04 13:21 國際 寰宇要聞
專訪|美女議員林珍羽:我爸我驕傲 1杯豆漿2個蛋餅的父女深夜食堂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民眾黨台北市議員林珍羽外型亮麗,從北市府副發言人,轉戰議員選戰,其實父親就是民眾黨立委林國成,身為政壇知名父女檔,她接受《知新聞》專訪,揭露繼承父親衣缽的關鍵原因,更笑虧爸爸林國成不擅於表達情感,兩人都會相約吃美食,藉此傳達對彼此的關心,「我們每一句都不提愛,但是我們沒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愛。」 2025/07/04 07:00 政治 首都風雲
國民年金加碼補助! 276萬人10月底前繳費可省5930元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國民年金補助加碼來了!衛福部今天宣布,疫後補助國民年金保險費的經費有剩餘,增加補助2023年3月份國保被保險人自付保險費50%,不過必須在10月底前完成繳納才能享有,一般身分被保險人最多可享有10個月合計5930元保費補助。 2025/07/02 15:08 生活 醫藥
北市6大新制7月上路!旅宿禁供一次用備品、空品維護區違規開罰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7月起6項新制上路!包括開辦青年希望帳戶、親子館增設學齡專區、敬老禮金加碼、空品維護區開罰、旅宿禁供一次用備品及新一代地政雲等措施。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全方位落實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展現市府持續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建構宜居城市,邁向永續共好的幸福台北。 2025/07/01 09:00 生活
七月23項新制上路!全面影響民生權益 《知新聞》一文看清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後天就是7月了,7月起多項與民眾權益息息相關的新制將正式上路,共計23項重大變革。中央社報導,這些新制涵蓋觀光旅遊、交通出行、醫藥照護、日常民生以及地方政府的多元政策,預計將對民眾的生活帶來廣泛影響。 2025/06/29 16:55 生活
模範警察|海陸退役因算命師一席話從警!暖心行善助長者 上山尋8旬翁很離奇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從刑案偵辦到為民服務,台北市士林分局溪山所長朱志強(56歲)用36年的時間,綻放出溫暖,守護著外雙溪,今年更榮獲第61屆全國模範警察。他接受《知新聞》專訪透露從警原因,原在海軍陸戰隊服役的他,因傷退役後,因算命師的一句話,考取警員從警至今。他長年主動關懷轄區低收入戶和獨居老人,甚至自掏腰包包紅包給獨居長者,他認為警員不是只能從刑案幫助民眾,為民服務也能獲得滿滿成就感。他也分享數月前於山中救援一名8旬失蹤老翁的離奇事件,至今令他難忘。 2025/06/15 08:07 社會 暖流
人工生殖補助款免列入所得 自費要抵稅得在這89家機構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為搶救出生率,政府祭出多項生育獎勵措施,但卻有些試管家庭,面臨人工生殖補助款項無法免稅困境;衛福部表示,民國110年7月起擴大不孕症夫妻人工生殖技術補助,且免將補助款項列入個人綜合所得稅進行申報,目前已有5.8萬對夫妻獲補助撥款、補助金額達新台幣66.98億元;如要將自費部分納入所得稅列舉扣除額,則必須在89家指定人工生殖機構進行療程。 2025/06/12 12:09 生活 醫藥
每3人就有一個高齡產婦! 衛福部羊膜穿刺補助5000起跳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內政部統計,34歲以上產婦比例逐年上升,去年更高達4成,代表每2至3位就有1名。衛福部國健署目前補助每位孕婦14次產前檢查外,也自103年起補助高風險孕婦5000至8500元產前遺傳檢查,去年共計3萬1014案,經產前遺傳診斷發現有異常情形者共1079件。 2025/06/10 17:43 生活 醫藥
雲林家貧學霸險放棄台大 吃泡麵也要念!校友醫2招「7年沒花家裡一毛錢」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嘉縣私立協同中學劉姓高中應屆生申請入學錄取台大經濟系等學校,但卻因家中經濟因素,讓他想放棄台大改讀鄰近的學校。他在網路抒發後引起廣大關注,校方並協助引薦校外基金會,讓他選擇台大圓夢。對此,台大畢業的醫師沈政男回憶自己的求學過程,也因為家貧一度受困,後來他發憤考上台大醫學系後,靠著2方法「7年沒花家裡一毛錢」。他認為「吃泡麵度日也要讀台大」,除了是第一學府外,台大的通識教育相當優質,可打開眼界,還能拓展人際資源。 2025/06/10 09:38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