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最惡乳癌治療曙光! 國衛院攜手清大開發新藥、拼5年內上市

最惡乳癌治療曙光! 國衛院攜手清大開發新藥、拼5年內上市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乳癌長年高居女性癌症之首,其中三陰性乳癌更被認為是「最惡性」,復發率是一般乳癌的3倍,患者常因多重抗藥性,陷入無藥可醫的困境。所幸國衛院攜手清華大學開發標靶新藥,有望在5年內取得上市,甚至有成為卵巢癌等其他婦癌治療藥的潛力。這項研究將於今年8月,登上發育生物學排名第一名期刊《發育細胞》的封面文章。
花6年生雙胞胎竟罹乳癌!健保給付免疫治療 年省200萬

花6年生雙胞胎竟罹乳癌!健保給付免疫治療 年省200萬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我想活下來!」Amanda歷經6年人工生殖才獲得雙胞胎,沒想到孩子5歲多時,她被宣告罹患早期三陰性乳癌,為了陪伴孩子長大,毅然選擇自費200多萬元治療,但並非每位病友都能負擔新藥藥費,好消息是今年6月起,免疫藥物治療與PARP抑制劑正式納入早期三陰性乳癌的健保給付,每人可年省近200萬元,讓「希望」變得公平。
老婦乳癌轉移不放棄!健保給付新一代ADC 年省146萬元

老婦乳癌轉移不放棄!健保給付新一代ADC 年省146萬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6旬阿美姐在3年前因左胸硬塊異常變大,就醫確診為第四期HER2陽性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與骨頭,標靶組合治療與藥物臨床試驗效果皆不如預期,去年自費接受新一代ADC治療,4個月後腫瘤縮小到剩三分之一。今年2月起新一代ADC納入健保給付,讓病人年省146萬元,大幅減輕經濟壓力。
乳癌免疫療法今年納健保給付!估千人受惠 下半年推論質計酬

乳癌免疫療法今年納健保給付!估千人受惠 下半年推論質計酬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乳癌治療藥物最後一塊拼圖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日(3/19)表示,預計2025年上半年將癌症免疫療法(IO)納入健保給付,用於治療乳癌、肺癌、大腸直腸癌,藥物到位後接下來要提升癌症治療品質,因此,下半年預計提出乳癌論質計酬方案,確保乳癌治療精準度和品質,讓錢花在刀口上。
飛翔片|25歲女罹「最惡」乳癌!抗癌4年赴澳洲跳傘圓夢 親揭心路歷程

飛翔片|25歲女罹「最惡」乳癌!抗癌4年赴澳洲跳傘圓夢 親揭心路歷程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2020年全球防疫COVID-19時,當時在澳洲打工度假的25歲賴姓女子,洗澡時意外摸到左側乳暈有約5元硬幣大小異物感,2個月後腫塊快速變成壘球般大,且左乳變形疼痛,在疫情嚴峻時歷經一波三折返台就醫檢查,確診為「最惡」三陰性乳癌第4期,賴女勇敢積極治療,面對落髮、疼痛毫不畏懼,抗癌至今四年,腫瘤未復發、轉移,她在今年暑假重新踏上澳洲,完成了跳傘挑戰,一圓因病中斷的夢想。
台灣年輕乳癌比歐美多1.3倍 國衛院解開乳癌細胞突變密碼

台灣年輕乳癌比歐美多1.3倍 國衛院解開乳癌細胞突變密碼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乳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尤其台灣50歲以下年輕病人佔所有乳癌患者32%,是歐美國家的1.3倍,對社會經濟與家庭產生重大影響。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顯示,台灣乳癌常見的基因突變與西方國家患者相似,常見7種突變致癌基因,基因檢測有助4成晚期乳癌患者精準選擇適合的治療,也有助於開發標靶藥物。
右胸顆粒4個月大8倍!最惡乳癌死亡率難降 醫揭關鍵原因

右胸顆粒4個月大8倍!最惡乳癌死亡率難降 醫揭關鍵原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平均每34分鐘就有一人罹患乳癌,33歲陳小姐2年前洗澡時摸到右胸有0.5公分小顆粒,沒想到四個月後變成4.2公分,整整大了8倍,確診惡性度高的三陰性乳癌。醫師指出,有別於歐美乳癌死亡率自30多年前出現下降趨勢,台灣乳癌死亡率卻未明顯下降,可能原因與早期治療選擇有關。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