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流向不透明!藍綠齊轟不安心 食藥署:提高邊境抽驗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澳洲進口冷凍豬腳一週內檢出三批含萊克多巴胺,因劑量符合我國標準,食藥署全數放行但不公布產品流向也不調高境查驗抽批率,讓藍綠立委看不下去,強調民眾有知的權利,進口肉品應標示是否含萊劑,也要求到澳洲產品查廠,邊境逐批查驗才能真正安定民心。食藥署長姜至剛允諾即日(5/8)起,針對澳洲進口豬肉產品提高邊境查驗抽批率至20%以上,並積極評估派員至產地查廠。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日邀請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針對澳洲進口豬腳驗出萊克多巴胺,如何加強肉品食安查驗進行專題報告。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指出,2020年蘇貞昌內閣時期,要求國外肉品廠須經我派員赴產地查廠後方得進口,且2021年元旦起進口豬肉必須逐批查驗。
我國於2021年訂定進口豬肉殘留萊克多巴胺容許量標準後,王育敏批評,食藥署近年來從未到澳洲實地查廠,邊境還從逐批查驗調降到現在是2-10%一般抽批,現在澳洲進口冷凍豬腳一週內有三批檢出萊劑,署長雖強調每天吃也健康無虞,卻不調整任何現行做法,根本無法安定民心,國人只會日益恐慌。
《食安法》規定,食品添加物、營養成分、基改食物都要明確標示,王育民質疑,現行進口肉品如果含萊克多巴胺卻不用標示,這不合理,尤其豬肉還可以加工貢丸、水餃,國人吃豬肉的數量遠高於牛肉,豬肉應該採取更嚴格更安心的做法,食藥署卻不公布產品流向,「安心署長不是自己講而已,要國人認可安心才行」。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強調,對於食安的態度應該競競業業,我為人父母,不只重視吃了會不會中毒、有沒有風險,我個人就是不想要吃到萊豬,很多爸媽都是這樣的心情,所以希望資訊透明,消費者有知的權利,可以選擇不買不吃。
林淑芬批評,署長姜至剛說每天吃也健康無虞、從沒見過有人吃萊克多巴胺中毒、因為知識缺乏才會擔心,用這種態度來訕笑民眾的擔心,我覺得不需要,這樣的說法太輕率,凸顯官僚心態,忽視民眾健康差異,有些人有慢性病或代謝功能較差,別人吃沒事,我也許就無法適應或者根本不想吃。
林淑芬強調,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量是一回事,但人民也有不想吃到的權利,食安標準從來就不只是吃了會不會死或中毒,食藥署必須安定民心,建議加強邊境查驗抽批率,加強後市場稽查,觀察風險沒有增加才對人民有交代。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日臨時提案,要求食藥署全面落實行政院2020年11月26日公布之「進口豬肉之全方位管理措施」,姜至剛最後允諾,自2025年5月8日起,針對本次驗出萊劑之豬肉產品之輸入國(澳洲),提高邊境查驗強度,從目前2-10%一般抽批率提高到20%以上,另外會積極評估派員到進口產地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