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日本研究新發現 瘦子體內「這種益生菌」功能可限制糖分攝取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眾所周知,攝取過多糖容易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但即便知道有健康風險,現代人的生活模式還是難以脫離糕餅零食外加隨時一杯手搖飲。不過,日本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有一種腸道細菌可將體內多餘的糖分轉化成對身體更有益的形式,能改善腸道環境,若能實際應用於人類,將有助預防肥胖甚至糖尿病。

日本時報17日報導,京都大學與東京農工大學研究團隊等近期發現,一種稱為唾液鏈球菌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的細菌能在體內分解蔗糖,將其轉化為小腸難以消化的胞外多醣(exopolysaccharide,EPS),因此可降低身體中脂肪的形成。這項發現將有助於開發肥胖症與糖尿病的新療法,而且有助預防相關疾病。該研究上月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京都大學木村郁夫(Ikuo Kimura)研究員等人在分析500名民眾的糞便樣本時,發現這種在瘦子當中更普遍存在的唾液鏈球菌。
當肥胖的實驗鼠長期攝取由唾液鏈球菌產生的胞外多醣後,其腸道中產生短鏈脂肪酸的細菌數量顯著增加。老鼠血液中的短鏈脂肪酸濃度也增加,且血糖值有所改善。
木村郁夫表示,研究團隊希望這項發現能夠應用於人類,並將繼續尋找功能更強的細菌和胞外多醣,進一步探索對人類的實際應用價值。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