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日本研究新發現 瘦子體內「這種益生菌」功能可限制糖分攝取

日本研究新發現 瘦子體內「這種益生菌」功能可限制糖分攝取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眾所周知,攝取過多糖容易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但即便知道有健康風險,現代人的生活模式還是難以脫離糕餅零食外加隨時一杯手搖飲。不過,日本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有一種腸道細菌可將體內多餘的糖分轉化成對身體更有益的形式,能改善腸道環境,若能實際應用於人類,將有助預防肥胖甚至糖尿病。
枇杷膏、龍角散別買錯 包裝有2標示才真能止咳化痰

枇杷膏、龍角散別買錯 包裝有2標示才真能止咳化痰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近來有民眾抱怨吃了枇杷膏、龍角散卻無法有效止咳化痰,原來是各有「食品級」和「藥品級」兩種包裝,民眾買到「食品級」僅能作為潤喉或日常保健使用,不具醫療療效。藥師提醒,想買「藥品級」枇杷膏、龍角散,請認明包裝上應有「衛署成製字」或「衛署藥輸字」標示,若是「食品級」僅有「營養標示」。
雙11電商大戰|Dyson家電下殺4.7折起、鑽石耳環現省近2萬 再抽百萬名車

雙11電商大戰|Dyson家電下殺4.7折起、鑽石耳環現省近2萬 再抽百萬名車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一年一度雙11購物節到來,各大電商紛紛祭出超狂優惠,包含蝦皮購物雙11夯品「最低11元起」、PChome 24h購物折扣低至1.1折、Yahoo奇摩購物全站1折起,momo不限金額下單抽百萬名車,以及樂天市場3C家電全年最下殺「Dyson家電4.7折起」!《知新聞》為您整理懶人包,清空購物車趁現在!
腹瀉、便秘反覆3個月才知腸躁症 這樣讀懂腸胃警訊

腹瀉、便秘反覆3個月才知腸躁症 這樣讀懂腸胃警訊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科技業主管一下狂腹瀉,一下腹痛拉不出來,原來是腸躁症惹禍。醫師表示,3-5天內頻繁拉肚子通常是急性腸炎,如果排便頻率改變,出現軟便、水便或顆粒狀並伴隨腹脹、腹痛,每週超過1次且持續3個月以上,就可能是腸躁症,可能原因包括情緒壓力、自律神經失調、服用抗生素。
四成癌友死於惡病質!醫籲補足3大營養素 蛋白質尤其關鍵

四成癌友死於惡病質!醫籲補足3大營養素 蛋白質尤其關鍵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癌症連續 42 年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不過研究顯示,4 成癌友死於營養不良引起的免疫機能衰退,而非癌症本身。整合醫學專家指出,病人接受治療時,身體承受很大的外在刺激,因而代謝出大量毒素,若無足夠的營養支撐,可能導致身體失衡出現「惡病質」,建議治療前中後應多補充蛋白質、魚油和益生菌。
交友網站「愛情公寓」男孩變大叔 第二春改賣保健品「大研生醫」將登興櫃

交友網站「愛情公寓」男孩變大叔 第二春改賣保健品「大研生醫」將登興櫃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你吃的魚油有幾趴?」由藝人陳美鳳代言的魚油台詞,猶如魔音穿腦揮之不去,大研生醫成功灌輸台灣民眾吃魚油關心有幾趴濃度。大研生醫(7780)原本考慮去日本掛牌,在證交所力邀下改留台灣,10月28日以每股68元參考價登錄興櫃,由凱基證券主辦,以「食品工業」產業進軍資本市場。
守住腸道護城河別踩5地雷!常腹脹、腹瀉 竟是慢性發炎

守住腸道護城河別踩5地雷!常腹脹、腹瀉 竟是慢性發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時序入秋,換季時免疫力格外重要,若腸道菌叢失衡會造成免疫過度反應,導致過敏、慢性發炎。一名女子每天喝2杯含糖手搖飲,下班後吃一支霜淇淋,追劇時再打開洋芋片,讓腸道處於慢性發炎,經常腹脹、腹痛、腹瀉及慢性蕁麻疹,直到戒除高脂肪、高糖和加工食品,逐步修復腸道,先前症狀全消失。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