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碳佐麻里腹瀉群聚!上周15.5萬人中招 20多起諾羅群聚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南部知名精品燒肉店「碳佐麻里」疑似食物中毒,累積通報18人上吐下瀉。疾病管制署統計,上週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15.5萬人次,近四週每週平均通報20-40件腹瀉群聚,以諾羅病毒居多。醫師提醒,7°C到60°C是危險溫度帶,食物在室溫下,夏天應盡快於一小時內、冬天在兩小時內吃完,最好少生食,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高雄市衛生局於4月14日及15日接獲2家醫院通報,有4人於12日中午及晚間前往碳佐麻里高美店用餐後,於13日晚間陸續出現腹瀉、嘔吐、腹痛、噁心、發燒等腸胃道症狀,截至4月16日16時,就醫人數增加至18人。
高雄市衛生局已針對8件可疑食材(舒肥雞生菜沙拉、鰹魚生菜沙拉、燻鮭魚捲壽司、涼拌青木瓜絲、涼拌洋蔥、鮭魚生魚片、食用冰塊、生菜洗滌水)及環境進行採檢,另送檢餐廳廚工及就醫民眾人體檢體共11件,病原體尚待釐清。
除了南部,台北市貴婦百貨內法式餐廳「Clover Bellavita」也遭投訴,兩位民眾4月10日中午用餐後嚴重上吐下瀉,急診診斷為急性腸胃炎。
疾病管制署統計,上週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15.5萬人次,近四週每週平均通報20-40件腹瀉群聚,檢出病原體以諾羅病毒居多,不過已經相較春節前後每週通報100-120件腹瀉群聚減少許多。
看更多:碳佐麻里食物中毒激增至18人! 衛生局勒令停業至下周一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提醒,預防食物中毒,第一,留意7°C到60°C危險溫度帶,餐廳室內通常20幾度,正好介於危險溫度帶容易滋長微生物,因此食物放在室溫下,夏天最好一小時內吃完,冬天則在二小時內,若無法馬上吃應放進冰箱冷藏約4°C,復熱應加熱高於70°C來徹底殺菌。
第二,落實廚房環境、餐桌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廚房工作人員健康情形,生病不要上班以免把病原體污染到食物上,導致客人吃了中毒。第三,避免生食生飲,食物徹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第四,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燒烤夾子不要夾完生食,又用同一支去夾熟食。
疾管署說明,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且低病毒量即可致病,可透過食入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接觸受污染的器皿,以及吸入病人嘔吐物或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潛伏期約10-50小時,提醒民眾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諾羅病毒常見症狀為水瀉及嘔吐,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病程長短(約1至10天不等)取決於所感染病原種類及個人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食物中毒病原菌除了諾羅病毒,還常見金黃色葡萄球、仙人掌桿菌。顏宗海指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最適宜生長溫度為35°C到37°C,於6.5°C到45°C皆具有繁殖能力,潛伏期為1到7小時,症狀會持續24小時到數天。肉製品、乳製品、沙拉、糕點等食物皆有可能引起金黃色葡萄球菌中毒。
仙人掌桿菌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30°C,於10°C到50°C皆具有繁殖能力。仙人掌桿菌中毒可分為「嘔吐型」及「腹瀉型」,嘔吐型的潛伏期0.5到6小時,而腹瀉型的潛伏期的為6到15小時,病程皆是24小時上下。常見引起中毒的食物,包括米飯等澱澱粉類食物,以及烹調過的熟食,如湯品、肉製品、蔬菜等。
顏宗海表示,對於免疫力不好的族群,包括老年人、幼兒、懷孕婦女,或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患者,嚴重的腸胃炎可能會合併脫水、電解質不平衡、代謝性酸中毒、敗血症,造成生命危險,因此別輕忽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