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人腦電腦能打敗所有電腦? 低能耗有望帶來巨大利益
【黃惠瑜/綜合外電】根據國際能源總署 (IEA)最新報告,資料中心、人工智慧(AI)和加密貨幣的能源消耗量,到2026年可能將達到2022年的兩倍。為此,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也積極開發能源效率更高的產品。但目前有一種類似人腦的電腦,因為初始設計的方式與傳統電腦不同,其能源效率可能會帶來巨大利益。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日(6/18)報導指出,由於現代電腦運算使用的能源越來越巨大,某些公司正在發展一種類似人類大腦的電腦,僅需使用傳統電腦一小部分的能源,便可更快速執行更多作業。此種類人腦電腦使用神經形態運算,電子設備則模仿神經元和突觸,並以類似大腦網絡的方式連結。
此類研究並非初萌芽,研究人員自20世紀80年代起就持續研究此技術。隨著AI時代來臨,能源需求上升,更帶動此項低能耗技術快速發展。
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和科技服務公司IBM等硬體巨擘皆已投入類人腦電腦的開發。此外,德國SpiNNcloud Systems今年5月宣布,將首次開始銷售神經形態超級電腦(neuromorphic supercomputers),並已開始接受預訂。公司首席執行長安東尼(Hector Gonzalez Antonio)說:「我們已經領先其他公司,實現神經形態超級電腦商業化。」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奈米電子和奈米光子材料教授肯揚(Tony Kenyon)表示,這是一項重大進展。他表示,「雖然仍沒有殺手級的應用程式…神經形態運算將在許多領域大幅增進能源效率和性能,我相信隨著技術的成熟,將開始看到此技術被廣為採用」。
在傳統運算系統裡,每一個部分一直都是處於開啟狀態,且隨時能與其他部分溝通。相反的,模仿神經元和突觸的類人腦電腦系統,僅在有需要溝通時才會啟動,因此可節省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