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諾羅感染同桌不同命!基因變異作祟 台灣約2百萬天選之人

生活 醫藥
2025/02/16 18:12
林芳如 文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同桌吃飯有人染諾羅病毒狂拉,有人安然無恙,原因可能跟基因有關,台灣約220萬人有FUT2基因變異非分泌型,可讓腸道「不開門」,對GII.4型病毒有天然免疫力,此基因變異在歐洲和非洲人種發生率更高約20-30%,但醫師提醒,台灣去年底改流行GII.17型病毒,天選之人恐難持續倖免。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台灣約220萬人有FUT2基因變異非分泌型,可對GII.4型諾羅病毒有天然免疫力。林芳如攝 zoomin
台灣約220萬人有FUT2基因變異非分泌型,可對GII.4型諾羅病毒有天然免疫力。林芳如攝

基因變異讓諾羅病毒打不開腸道門

春節後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上上週就診30萬2,644人次創十年同期最高;全台近4週(第3週至第6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最高,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預估,腹瀉就診人次可望在上週反轉下降。

不過,有時候同桌吃飯,多數人染諾羅病毒狂腹瀉,少數人竟沒事,可能跟FUT2基因變異相關。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醫師張家銘說,這個基因負責腸道裡的一種「開門密碼」──組胺血型抗原(HBGAs),正常來說FUT2基因會讓腸道分泌開門密碼,病毒一看到就能輕鬆入侵感染。

然而,FUT2基因變異非分泌型(Non-secretor)會讓腸道「不開門」,不容易感染GII.4型諾羅病毒。張家銘根據研究指出,台灣漢人10%有FUT2基因變異非分泌型,換算下來約220萬人,歐洲人和非洲人種發生FUT2基因變異非分泌型比率更高,約20-30%。

天選之人防不了所有諾羅病毒型別

雖然FUT2基因變異非分泌型讓人不容易感染諾羅病毒,但有一好沒兩好,張家銘提醒,這220萬人反而容易感染幽門桿菌、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會比較高。

此外,諾羅病毒分成多種病毒型別,張家銘表示,非分泌型不是對所有諾羅病毒株都免疫,目前研究僅發現對GII.4型有免疫力,其他型別還是可能攻破防線造成感染,台灣之前主要流行GII.4型,去年底開始GII.17變成主流病毒株,GII.17型之前在日本流行過。

廣告

少生食、勤洗手養成四好習慣防諾羅

張家銘說,目前尚無研究發現其他基因變異可降低感染諾羅病毒機率,即使FUT2基因變異非分泌型的人也不能完全掉以輕心,所有人都要養成四個好習慣來降低感染機會。

一、少吃生食:像生魚片、生菜沙拉,或是沒煮熟的貝類,都可能帶有病毒。外出用餐時,選擇熟食更安全。

二、勤洗手:吃東西前、上完廁所後一定要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搓滿20秒,確保徹底清潔,酒精殺不死諾羅病毒。

三、環境要消毒:諾羅病毒可以在環境表面存活好幾天,廚房、餐桌、廁所記得用含氯的消毒劑定期清潔。疾管署建議,受病患污染的器物表面,應用20 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1,000 ppm)擦拭。

四、遠離感染者:如果家人或朋友感染了,記得避免密切接觸,並且對他們碰過的東西進行徹底消毒。疾管署建議,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 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5,000 ppm)消毒清理。

若不小心感染諾羅病毒,張家銘表示,最重要的是補水,喝點口服補液鹽或清淡湯水,幫助身體恢復,避免脫水。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 諾羅病毒 # 基因變異 # FUT2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