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攝護腺發炎指數略高拖4年 「睪丸緊緊」已癌細胞擴散全身

生活 醫藥
2025/07/24 20:02
林芳如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蔡先生在55歲那年健檢發現攝護腺發炎指數(PSA)略高正常值,
卻不當一會事,4年後感覺睪丸緊緊已是攝護腺癌第四期,癌細胞擴散至肝肺。美國推行PSA檢查多年,成功將攝護腺癌第4期確診率降至5%,台灣仍有3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50歲以上定期篩檢PSA是提升存活率的關鍵。

轉移性攝護腺癌友蔡先生分享。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提供 zoomin
轉移性攝護腺癌友蔡先生分享。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提供

台美晚期確診差6倍 PSA檢查是關鍵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2年全台有超過9000人確診罹患攝護腺癌,高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3名,且成長率高居十大男性癌症之冠,較前一年增加6.3%,是大腸直腸癌的2.3倍。若長遠來看,攝護腺癌過去20年來,每年新確診數更飆升超過3倍以上。此外,攝護腺癌也是國人第5大癌症死因,一年奪走超過1800條寶貴性命。

基隆長庚院長吳俊德表示,攝護腺癌好發於60歲至75歲高齡男性族群,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腫瘤已壓迫到膀胱、尿道或轉移至骨頭產生疼痛時才驚覺有異,約3成癌友確診時已經癌轉移。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指出,美國推行PSA檢查多年,成功將攝護腺癌第4期確診率降至5%,相較之下,台灣仍有近30%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50歲以上男性及具家族史等高風險族群定期做「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查,將是提升攝護腺癌存活率的關鍵。

50歲以上男性及具家族史等高風險族群定期做PSA檢查,是提升攝護腺癌存活率的關鍵。林芳如攝 zoomin
50歲以上男性及具家族史等高風險族群定期做PSA檢查,是提升攝護腺癌存活率的關鍵。林芳如攝

早期攝護腺癌5年存活率近9成

吳俊德說,早期攝護腺癌主要以手術或放射線治療,5年存活率近9成。若病程進展至晚期,主要使用荷爾蒙藥物治療,降低體內睪固酮濃度,藉此抑制癌細胞生長,即使是轉移性攝護腺癌,五年存活期也有將近5成。不過,一旦抑制荷爾蒙的手段失效,即屬於「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5年存活率將驟降至15%。

目前在「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治療上,主要有5大治療武器,吳俊德解釋,包括化學治療、新一代荷爾蒙治療以及放射標靶鐳-223,倘若這些前線治療都無效,仍可進一步進行檢測,如PSMA陽性表現者可使用「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BRCA1/2基因變異者,則可使用過去用來治療乳癌、卵巢癌的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

睪丸緊緊才知攝護腺癌四期擴散肝肺

蔡先生在59歲因睪丸感覺緊緊,就醫確診攝護腺癌第四期且擴散至肝臟與肺部,所幸醫療團隊立即採取電療、荷爾蒙針劑「雙管齊下」治療,總算穩住病情。後來,他也聽從醫師建議接受攝護腺根除手術,並接連以荷爾蒙針劑、標靶藥物等方式穩定控制病情15年。

孰料,去年3月開始數月全身疼痛到睡不著,檢查發現PSA數值回升,癌細胞骨轉移散布全身如滿天星,幸好他對「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反應佳,歷經4次治療與持續追蹤,如今PSA指數重回標準範圍,精神與睡眠明顯改善,重回球場奪下高爾夫球賽團體組冠軍。

走過病痛與恐懼,蔡先生深刻體悟PSA檢查的重要性,如今他只要遇到年紀相仿的朋友,就會主動提醒去做PSA檢查,「不要像我一樣,等到發現已經來不及了!」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攝護腺癌 # P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