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吃甜小心長不高!早晚一杯含糖飲 如同「關閉」生長激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別再讓孩子無限制吃甜食!研究顯示,人體攝取糖份後會2至3小時內,生長激素濃度會大幅下降,若孩子早餐一杯奶茶、放學再來一杯手搖飲,等於每天不斷「關閉」生長激素。此外,愛吃甜食也會讓生長板提前閉合,導致成年後身高不如預期。 2025/04/06 10:30 生活 醫藥
美國女太空人滯留太空9個月後重返地球 長相老了好幾歲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去年6月搭乘波音「星際飛機」(Starliner)前往國際太空站(ISS),結果因為星際飛機諸多問題被迫滯留太空9個月的美國太空人威爾摩(Barry Wilmore)和威廉斯(Sunita Williams),18日終於返回地球,但讓人驚訝的是,59歲的威廉斯看起來比出發時蒼老許多,感覺老了好幾歲。 2025/03/21 20:59 國際 熱搜話題
比特犬咬傷防留疤3步驟!止血過度擠壓 加劇組織受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比特犬Lucky因2度咬傷機車騎士引發社會關注,醫師表示,犬隻攻擊時可能造成深層撕裂傷,甚至影響骨骼與神經,且犬隻口腔帶有多種細菌,正確的緊急處理可降低感染、疤痕與組織損傷風險,建議遵循三步驟,立即使用生理食鹽水或大量清水沖洗,以優碘或酒精消毒傷口並用無菌紗布輕壓止血,同時儘速就醫。 2025/03/21 14:18 生活 醫藥
連續血糖監測助攻!胖大叔改掉2飲食錯誤 半年減7公斤變型男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胖大叔沒調整血糖用藥,靠連續血糖機揪出飲食地雷,半年減重7公斤變身型男,糖化血色素達到治療目標。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常見原因,一是忽略隱藏性醣類,二是錯誤認知醣類攝取量,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會對全身器官造成慢性傷害,視網膜病變失明和洗腎一半以上是糖尿病引起。 2025/03/19 11:50 生活 醫藥
台灣醫學之光!中榮開發「短波近紅外高光譜成像儀」 糖尿病足風險全都露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數據,國內糖尿病患者已超過220萬,預計5年內將增至近300萬,目前臨床上現行常用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篩檢方法,主要依賴醫師視診、觸診和一些簡單工具,主要偵測大纖維神經的損傷,而忽略微小的變化,等到明顯病灶出現時,往往已經造成不可逆損害,台中榮總歷經6年研究,開發主動式短波近紅外高光譜成像儀,評估足部表皮以及皮下組織變化,利於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病程的進展追蹤。 2025/03/14 16:18 生活 醫藥
婦人半年體重掉5公斤 健檢發現血色素異常!竟是「癌症」上身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55歲女性上班族,半年內體重掉了5公斤,去年婦女節前夕接受公司例行成人健康檢查,健檢報告幾乎全部正常,唯有一項血色素偏低異常,遂拿著健檢報告就醫了解貧血原因,透過腸胃鏡檢查,竟罹患早期大腸癌,幸好及時發現並接受治療,健康重回職場。 2025/03/08 19:20 生活 醫藥
美FDA禁食品口服藥添加「食用色素紅色3號」 恐致癌、降低兒童注意力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15日宣布,將禁止在食品、飲料與內服藥中添加美國食用色素紅色3號,即俗稱的「赤蘚紅」,因為有研究顯示,紅色3號與動物罹癌有關。事實上,FDA早在1990年就已禁止在化妝品及外用藥物上添加紅色3號,當時有研究顯示,實驗室的老鼠在注射高劑量紅色3號後,會產生惡性腫瘤。 2025/01/16 20:15 國際 寰宇要聞
北市發錢!帶悠遊卡做檢查「1項領100元」 600元全拿方式一次看 【盧麗蓮/綜合報導】依據112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超過一半以上的死因與慢性疾病相關,其中惡性腫瘤已連續52年蟬聯臺北市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1小時39分鐘就有人因癌症死亡,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因此今天推出整合性篩檢服務,只要是台北通會員,每完成1項指定健檢或異常複檢,即可兌換悠遊卡加值金100元,最高600元。 2025/01/06 12:01 生活
任內與台灣斷交 美國前總統卡特逝世享嵩壽100歲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中央社】美國前總統卡特周四(12/29)在喬治亞州平原鎮家中逝世,享壽100歲,也是美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美國總統。卡特出任美國第39任總統,美國在其任內與中華民國斷交。他卸任後於2002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2024/12/30 08:19 國際 寰宇要聞
排便見血急送醫!醫估出血量1000毫以上 原來「這一根」惹禍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一名80多歲男子昨(17日)排便時驚見大量出血,家人掛急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推測約有1000毫升以上的出血量,經查發現有一根魚造成胃、小腸、大腸黏膜多處出血,患者妻見狀想到,她有煮土魠魚湯,可能因此誤吞魚刺。 2024/12/18 11:03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