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男天天一紅酒竟貧血 醫:酒精性肝病上身「血球變大顆」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天天喝酒造成血球變大顆,當心酒精性肝病已默默上身!醫師提醒,酒精性肝病在出現脂肪肝的程度時,戒酒加上飲食均衡,養成運動習慣,肝臟還有機會康復,但仍要定期追蹤;當進展到肝硬化時則不可逆,很難恢復到完全健康狀態。 2025/07/22 15:35 生活 醫藥
年用10億顆!降血脂藥禁忌改了 肝指數飆3倍、黃疸應停藥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史達汀類(Statins)藥物是降低血脂的大宗用藥,去年健保處方用量近10億粒,為了讓用詞更精確,衛福部修正2大重點,包含統一「禁忌」段落肝臟疾病相關敘述為「急性肝衰竭或失代償性肝硬化」;「警語及注意事項」段落,則把「肝功能」修正為「肝生化值」,如ALT及AST等數值上升超過正常範圍上限3倍,或發生黃疸,宜考慮停藥。 2025/07/05 11:31 生活 醫藥
台中17歲少年體重123公斤 「減脂不減肌」8月瘦16公斤!醫師揭減重關鍵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17歲黃姓少年,國中時體重已達97公斤,高中更暴增至123公斤,經體檢發現尿酸值異常,在家人陪同下就診臺中榮總家庭醫學部健康減重門診,醫師透過量身打造減重計畫,並在個案管理師協助下,學習調整飲食與作息習慣,8個月內減重16公斤,體脂率從40.4%降至32.8%,成功達到「減脂不減肌」,讓他重拾健康體態與自信。 2025/06/21 14:40 生活 醫藥
幸福肥係金A!正常體重比單身狗少2成 阻力變助力多減1公斤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520」是許多人表達愛意的日子,感情不只影響心情,體重也可能一起「升溫」,研究發現,有伴侶者維持正常體重的機會比單身者少約20%,但相對地,跟伴侶一起展開減重計畫,比起單打獨鬥,12週下來能多減1.3 公斤。 2025/05/17 17:23 生活 醫藥
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台大攜手北醫找到關鍵抑制基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肝癌局部治療、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雖然逐漸進步,卻仍有許多病人未能找到有效療法,台大醫院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確認YAP、STK40與SLK三個基因表現量與肝癌病人存活密切相關,前兩者可直接控制YAP活性影響肝癌細胞惡性度,因直接抑制YAP會殺死其他正常細胞,未來透過抑制STK40與SLK將成為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2025/05/03 18:05 生活 醫藥
台灣未成年飲酒較日本嚴重 學者促比照美國延後合法年齡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開始飲酒年齡越低越容易酒精成癮,台灣未成年飲酒情形比日本嚴重,高中生30%飲酒,國中生14%飲酒,美國和日本合法飲酒年齡分別為21歲和20歲。酒精會提高七種癌症風險,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疾呼,我國也應將合法飲酒年齡至21歲或25歲。 2025/01/04 12:51 生活 醫藥
約會台積電工程師!他竟睡趴令女方傻眼 內行人:播這鈴聲秒清醒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護國神山台積電TSMC今年11月營收創歷史次高,讓投資人相當開心,而台積電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半導體霸主,勤勤懇懇的爆肝工程師們功不可沒。一名外型亮眼的美女網路創作者夏子麗Zili,近日在個人社群透露,她第一次跟TSMC工程師約會,結果對方當面睡趴了,短短幾字附照PO文,一天內破175萬餘人次瀏覽、熱議討論,還釣出眾多科技業人妻「出賣」老公、伴侶出門也趴睡的相同景況,令人不禁對爆肝工程師致上崇高敬意。也有網友打趣,播這首「台積電心靈捕手」鈴聲,他絕對秒清醒! 2024/12/11 15:38 生活
冬天吃麻辣鍋更易腸胃不適!醫師解密 授4招吃完不傷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人愛吃火鍋,不過消化功能在冬天相對減弱,醫師提醒,麻辣火鍋的辣椒素和花椒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腸道蠕動,導致胃發炎、胃潰瘍、腹瀉或腸道痙攣,鍋底含大量動物油脂,容易在胃中滯留導致消化不良、腹脹和胃酸逆流,建議增加蔬菜比例、選擇鴛鴦鍋搭配清淡湯底、別喝冰飲解辣、飯後散步。 2024/11/17 11:30 生活 醫藥
脂肪肝、酒精肝炎致癌增2倍 台大醫示警恐成防治漏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近五年我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癌比例逐年降低,代謝異常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引起的肝癌比例卻增加兩倍,原因是飲食西化、肥胖和過量飲酒,尤其年輕女性酒精性肝炎比例愈來愈高,台大醫師提醒,目前國健署篩檢計劃尚未納入非病毒性肝病,可能成為未來肝癌防治的漏洞。 2024/10/31 10:07 生活 醫藥
糖友短期狂運動出事!血糖忽高忽低險暈倒 醫籲循序增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一名40歲糖尿病患以胰島素控制血糖,過段時間回診檢驗,卻出現頭暈、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原來他平常很少運動,驗血前幾天才開始每日做中強度的運動1小時至1.5小時。醫師表示,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傷害身體器官,但增加運動量應循序漸進,避免劇烈變動,血糖才能穩定,達到控制目標值。 2024/08/22 12:38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