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長觀點|台積電ADR創新高為何現股沒跟進? 未來觀察2大催化劑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台積電在7月中旬法說會帶來好消息,包括上修美元計價全年營收成長幅度到30%,雖然第3季因為匯率還有海外廠量產等因素,毛利率往下修,但台積電上周股價一度追平歷史天價1160元,未來若要改寫新高需要哪些催化劑。 2025/07/29 18:16 財經 投資長觀點
台積電曝美國廠3期進度加速數季 嘉義廠工安事件頻傳暫停擺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曝海內外建廠最新進度有加快也有放緩,其中,美國亞利桑那州第3座廠可能將加速數季動工、嘉義先進封裝廠因工安事件頻傳處於暫時全面停工狀態、日本熊本二廠則要等到交通等基礎建設改善後才會開始興建。 2025/07/20 17:28 財經 產業脈動
台積電法說報喜!早盤漲逾3%改寫新高 輝達漲1%同創新天價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投資人消化最新企業財報,並關注美國總統川普與聯準會主席鮑爾爭端的最新進展,不過,因為美國6月零售數字優於預期,美股周四開盤持續走揚,包括台積電、輝達均再改寫新天價。 2025/07/17 22:02 財經 股市基金
台積電法說2|Q3營收將季增8% 毛利率因匯率及海外廠而下修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財務長黃仁昭今在法說會中針對第3 季營運展望預估,第3季若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9元計算,合併營收約在318~330億美元(約9222~9570億元新台幣),中間值季增約8%,再創單季新高並優於市場預期,年減38%;毛利率則因匯率以及海外廠新增員工等因素下修至55.5~57.5%;營業利益率45.5~47.5%。 2025/07/17 14:35 財經 產業脈動
台積電股東會6|海外設廠技術機密會外洩? 這原因讓魏哲家霸氣說「不會!」 【記者蕭文康/新竹報導】台積電(2330)今天股東會,有股東問到台積電到國外設廠,尤其是美國,技術機密是否會被偷走?魏哲家用堅定地語氣回應「我很簡單的回答兩個字,不會!」 2025/06/03 12:00 財經 產業脈動
台積電股東會3|魏哲家指「所有能買的綠電,我們一定買」 成本較高也沒關係 【記者蕭文康/新竹報導】台積電今股東會中,多位股東關心綠電議題,董事長魏哲家強調,台積電曾想過自己蓋電廠但受限法規,所以還是配合政府盡量投資及供應商合作盡量使用綠電,「所有綠電我們可以買得到的,我們一定買」,他也強調,即使綠電成本較高,「那麼就增加,台積電會賺錢,一定要在環保盡一份心力。」 2025/06/03 10:09 財經 產業脈動
台積電推動共融職場的精神 何麗梅:「利他」與「不計較個人得失」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多年來積極在海內外布局,加上人才來自全球,公司以人才願景為依歸,積極打造共融職場台積電人力資源資深副總經理暨ESG委員會主席指出,「共融」職場,是每個人日常中可實踐的選擇,「利他」與「不計較個人得失」是台積電推動共融職場的精神,台積電肯定同仁以實際行動促進理解、打破隔閡。 2025/05/30 10:08 財經 產業脈動
廢核代價高昂?不只電價上漲 外媒揭台灣更暴露「致命弱點」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台灣核三廠2號機17日晚間除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然而,這項政策轉變正引發國際高度關注。外媒報導,廢核政策不僅將對台灣用電量龐大的晶片產業構成威脅,也恐導致民生和企業電價上漲。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台海局勢日益緊張之際,廢除核能恐為台灣自行製造一個致命弱點:一旦台海發生衝突,台灣將面臨更大的停電風險,因為過去被認為中國唯一可能不敢攻擊的能源設施,屆時將不復存在。 2025/05/21 17:45 能源
台積電海外廠良率媲美台灣母廠 一文看懂究竟如何辦到?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日前傳出台積電(2330)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試產4奈米時,良率媲美台灣4奈米廠,甚至還略高於台灣廠,令不少人懷疑可能性。不過,台積電科技院士、營運暨先進技術暨光罩工程副總張宗生就透露,事實上,台積電在製造上為了確保全球生產的一致性,開發「全球製造管理平台」,將所有製造知識整合到 IT 系統中,包括管線配置、原材料品質、設備參數和精密複雜的 SPC(統計製程管制) 等,從而確保海外經營廠對齊台灣晶圓廠的標準。 2025/05/17 16:38 財經 科技新知
投資長觀點|台積電法說優預期股價卻不漲反跌 最大關鍵還是要看這點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 台積電(2330)上周法說會釋出比市場預期更好的成績單,不論是第1季獲利還是第2季展望都交出亮眼的數字,全年營收成長目標也維持不變,但股價反應卻很平淡,甚至持續下探,對此,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指出,這其實反映出目前市場信心不足,「大家不是不看好台積電,而是還看不清楚未來的變數」。 2025/04/22 16:26 財經 投資長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