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阿茲海默症百萬新藥開打!13萬人符條件 家屬:不是神藥、但延緩退化值得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亞東醫院今(6/23)上午完成首例阿茲海默症新藥施打。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推估全台約13萬名患者符合「早期阿茲海默症+類澱粉蛋白陽性」的用藥條件,但因治療費用約每年新台幣100至150萬元,實際可施打人數仍受限。 2025/06/23 10:21 生活 醫藥
失智「延緩退化針」不是有150萬就能打 醫:3類人不適合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延緩早期阿茲海默症發病的兩款新藥將於下周開打全台首針,不過醫師指出,因為有15-30%點狀出血和水腫風險,不適合有吃抗凝血劑、腦部玻璃樣血管病變、有容易出血基因的人,花150萬元打針前要先做很多檢查評估,包括類澱粉正子攝影、腦部核磁共振、基因檢測,約自費8萬多元,大家也必須理解,打完針只能暫停退化,無法回到以前。 2025/06/22 10:05 生活 醫藥
奧運拳擊金牌教練化身作家 曾自強用自身經歷鼓勵「創造各種不可能」 【記者毛琬婷/台北報導】從奧運拳擊金牌教練化身作家,曾自強表示,新書不只是分享拳擊,想要讓各領域的人知道,可以去實踐不可能的事,他也透露,愛徒林郁婷接下來也將接棒,預計在8月推出新書。 2025/06/21 17:11 體育 野球天地
台達擬斥資21.4億元收購行動基因 目標收購逾90%股權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達(2308)宣布,將以至多7178萬美元(約新台幣21.46億元)收購ACT Genomics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行動基因)股權,至多177,142,221股,交易成就條件包括必須取得超過90%股權,此次交易將助於強化台達在生物醫療領域的佈局,進入快速成長的精準醫療市場。 2025/06/19 08:20 財經 產業脈動
每天爬山突主動脈剝離!百歲爺奇蹟挺過 北醫8小時逆轉生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百歲蔡爺爺幾十年來每天爬虎頭山步道,4月時卻突然心跳與呼吸停止,送醫診斷為急性主動脈剝離,若不及時手術,48小時內有生命危險。然而,主動脈剝離手術本身風險極高,術中還可能腦中風,加上病人超過傳統手術風險評估的上限95歲,北醫附醫運用關鍵的血管吻合技術,有效降低術中出血,歷經8小時奮戰完成手術,蔡爺爺一個月後順利出院。 2025/06/15 09:00 生活 醫藥
世界拳擊聯盟宣布所有選手須經性別檢測才可參賽 特別點名她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世界拳擊聯盟(World Boxing,WB)周五(5/30)在官網宣布,所有欲參加WB賽事的選手,將需要接受強制性的性別檢測,以判定這些男女運動員是否具備參賽資格。WB更特別點名阿爾及利亞拳擊選手克莉芙(Imane Khelif),稱她將被禁止參加所有WB賽事,直到她接受新規定的基因性別檢測為止。 2025/05/31 15:03 國際 寰宇要聞
罕病女童獲神眷!小二腦中風用光醫院備藥 復健1年重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安安因十個月大時從床上跌落顱內出血,意外確診第十三凝血因子缺乏症,全家展開長期抗戰,媽媽寫了兩年的信給衛福部,爭取到濃縮製劑納入健保。然而最難熬的是兩年前,小二的安安突然腦中風,住院21天用光醫院備藥,一年多的復健努力重新學走路、拿湯匙吃飯,如今可以跑步、正常上學,讓一家人感恩被神眷顧。 2025/04/19 18:19 生活 醫藥
孕期主動脈併發症風險增3倍 2大高風險孕婦須加強監測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懷孕期間因心血管系統承受較大壓力,可能導致主動脈壁脆弱,林口長庚醫院最新研究結果,相較於未懷孕女性,懷孕至產後一年內主動脈併發症風險增加近3倍,經歷主動脈事件的孕婦一年內死亡率高達19.3%,尤其結締組織疾病(如馬凡氏症)或妊娠高血壓患者是高危險因子。 2025/03/09 10:30 生活 醫藥
10大死因5項不脫「三高」 賴清德:目標2030降低慢性病死亡率1/3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今召開第3次會議,針對醫院急診雍塞「一床難求」現況,總統賴清德表示,衛福部已經制定短期因應策略,及中長期改革方向,會強化病床調度,發揮緊急醫療網功能,加強區域醫院間的聯防機制。賴並指出國人十大死因,希望2030年目標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死亡率1/3。 2025/02/27 18:57 政治 黨政要聞
熟男殺手!前列腺癌死亡率暴增4成 50歲以上每年必做1檢查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前列腺癌(攝護腺癌)被稱為「熟男隱形殺手」,死亡率在過去十年間增加44%,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前列腺癌躍升成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然而逾3成患者確診時已是第四期,相較於美國8%高出甚多。醫師強調,50歲以上男性每年至少檢驗一次PSA值,若有家族病史則應從45歲起定期篩檢。 2025/02/27 18:24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