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聯醫爆醫檢師偷拍 院方致歉證實:已記過停職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也有狼,謝姓醫檢師趁著在急診幫女患者執行心電圖檢查時偷拍患者更衣。院方今日(5/15)表示,案發第一時間已報警處理,將該員調離現職,誠摯向當事人表達歉意,並針對其不當行為展開人事評議程序,經查證屬實,依規定予以記過停職處分。 2025/05/15 19:35 生活 醫藥
預防中風復發有撇步!「三風穴」天天按 促進血液循環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資深藝人廖峻第三度中風,目前仍在加護病房。台灣曾有研究追蹤三萬多名缺血性中風患者,發現藥物治療的同時接受針灸,中風再發風險降低,針對中風後恢復期的病患,中醫師建議可自我按摩拍打風市穴、風池穴與風門穴,促進血液循環,甚至有助預防中風再發。 2025/04/18 15:04 生活 醫藥
針扎染愛滋機率低!預防投藥保護力八成 醫:沒人因此感染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一名機場防疫護理師因同事把抽過血的針頭亂丟在垃圾袋,害她被針扎得預防性服用抗病毒藥物,降低愛滋和梅毒感染風險。醫師指出,文獻顯示只要在72小時內預防性投藥,連續吃藥28天,保護力可達八成,過去沒有人因針扎而感染愛滋病毒。 2025/03/28 16:32 生活 醫藥
慢性胃炎患者注意!3大健康食物反讓胃更糟 醫推薦這樣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穀類、高纖蔬菜、堅果通常被認為有益健康,但慢性胃炎患者因為胃黏膜受損、胃酸分泌異常、胃排空延遲等問題,這些食物反而增加胃部負擔,甚至加重症狀,影響修復。醫師建議,慢性胃炎患者應選擇質地較軟、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例如白米、白粥、燉煮軟爛的蔬菜、低脂蛋白質如瘦肉、魚類。 2025/03/02 11:00 生活 醫藥
空污來襲!過敏族群快按摩3穴位 3錯誤習慣加重鼻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空污來襲!台灣西半部今日空氣品質為「橘色提醒」等級,中南部短時間更可能達紅色警示。過敏族群除了減少戶外活動,中醫師建議可按摩鼻通穴、迎香穴、四白穴來舒緩鼻塞、流鼻水、鼻竇不適、過敏性鼻炎發作,另外,鼻塞時別再狂擤鼻涕、挖鼻孔、不喝水,這三個錯誤習慣反加重鼻塞。 2025/03/01 12:28 生活 醫藥
天冷免疫下降!熱敷兩大護肺穴位 防流感、感冒變重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正值流感疫情高峰,這幾天寒流來襲,當人體受寒、免疫力下降時,病原體更容易進入呼吸道,導致炎症反應加劇,中醫師表示,預防感冒惡化至肺炎的關鍵在於提升肺氣、促進氣血循環、加強排痰,這時候熱敷「肺兪穴與風門穴」 是一種簡單又有效的方法。 2025/02/08 11:27 生活 醫藥
長途開車害臀肌失憶症!4招輕鬆喚醒 踏青不受傷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過年開車返鄉、搭車出遊,長時間久坐會讓臀部肌肉「關機」,導致腰痠背痛、下背不適、膝蓋壓力增加,甚至影響行走穩定性,中醫師建議在休息站停留時、剛到目的地或準備開始踏青前,利用4個站著就能做的運動喚醒臀肌,減少旅途中扭傷或跌倒風險。 2025/02/01 13:55 生活 醫藥
林葉亭父失蹤8天!失智者迷路三前兆 愛繞圈、半夜說要上班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女星林葉亭的八旬失智父親自1月16日失聯至今第8天,醫師指出,失智症患者迷路走失有三大前兆,包括空間定向感變差、時間定向感不佳、不懂求助,例如在熟悉的地方反覆繞圈,半夜起來突然說要去上班,說不清楚自己要去哪裡但堅持要出門,提醒家屬多留意,及早預防。 2025/01/23 15:23 生活 醫藥
增強咽喉黏膜防麻疹!中醫師推4招 金銀花薄荷清熱解毒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中部醫院麻疹群聚接觸者高達3123人,引起民眾憂心,中醫師建議保護咽喉與口腔黏膜,增強黏膜的屏障功能與抗感染能力,包括多喝水或滋潤茶飲、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辛辣和過鹹食物,特別推薦金銀花薄荷茶,可清熱解毒、潤喉護咽,適合日常飲用。 2025/01/10 12:16 生活 醫藥
氣溫直落猛吃易「內熱」!燒仙草美味又養生 中醫推薦涼補更暖身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今(6日)起鋒面掠過台灣,全台氣溫急降,部分平地清晨最低氣溫降至10度以下,週四入夜轉「極濕冷」,明起未來10天冷空氣一波波,盤據時間長,低溫頻跌破10度。天寒地凍讓民中只想待在暖氣前、吃高熱量食物,容易讓身體積聚「內熱」,中醫師推薦,冬天涼補更暖身,尤其是燒仙草,有助平衡身體內熱,但千萬不要加太多料,避免削弱涼補效果。 2025/01/06 14:08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