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聯手法國石油巨擘攻「下世代電池」 關鍵材料台廠曝光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工研院聯手法國石油巨擘道達爾(Total)子公司Saft,共同開發下世代電池「LMFP(磷酸錳鐵鋰)電池」,關鍵材料將使用泓辰(3616)手中的高性能磷酸錳鐵鋰粉體正極材料。 2025/07/03 15:24 能源
中研院推「人事雙箭」方案搶人才 祭新加坡級待遇聘研究人員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近年學術界人才議題備受關注,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今(30)日表示,中研院將推「人事雙箭」方案,包含以比照新加坡學者的待遇聘任優秀研究人員,但聘期最長僅10年,另也將祭出「二次長聘」制度,讓60歲到63歲資深研究人員,在提出研究規劃後,可獲直到70歲的聘期,避免65歲以後的聘期過短,影響研究規劃。 2025/06/30 14:48 生活 文教
中研院首屆「中研學術大會」登場 16場演講盼促跨領域合作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中研院今(30)日起一連4天,舉辦首屆「中研學術大會」,由院內學者針對不同領域主題,進行專題演講。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中研學術大會是希望提供院內交流機會,也盼促進跨領域合作,預計每2年辦理一次中研學術大會。 2025/06/30 10:47 生活 文教
高雄太陽能板滿布山頭!童子賢質疑與地方政治人物有關 有人在護航?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暨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20日)表示,綠能受到重視是因為綠這個字,代表一種善意,善意的能源,Friendly,對環境Friendly、對地球暖化Friendly,也就是說有助於改善地球暖化,跟改善環境,所以我們把它命名為綠能。 2025/06/20 16:21 能源
黨外在野大聯盟成立!館長拍片力挺 他嗆這4字被拖走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前藍委鄭麗文等人發起「黨外在野大聯盟」,今舉行成立大會。鄭麗文說,聯盟成立不是為了大罷免,而是要重現黨外精神,救台灣不是在野黨的專利,不能讓少數執政聲音壟斷對台灣前途的主張。而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致詞時,有民眾舉牌抗議嗆「舔共大聯盟一路好走」,但隨即被現場人士驅趕,更嗆「民進黨去死啦。」 2025/06/11 14:21 政治 黨政要聞
下場打球!中研院長廖俊智勉畢業生:AI無法取代韌性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不能只看別人打球,要下場打球」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今日受邀擔任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典禮演講嘉賓,他以此勉勵畢業生勇敢下場,做改變世界的主角,AI仍有其侷限性,就是不會明知不可而為之,人類應發揮「反脆弱」優勢,勇於挑戰未知,克服逆境,發揮韌性。 2025/05/26 15:51 生活 文教
中研院11.6億元預算解凍 「貴重儀器使用率」仍要提書面報告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21)日處理中研院預算解凍案,總計6案、總金額11.6億元的解凍案,今天全數解凍,但其中一案有關貴重儀器使用率,立委要求中研院再提出書面報告。 2025/05/21 15:13 生活 文教
《核管法》修法為重啟核電解套 核安會主委:子法修訂需4個月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我國最後一台使用的核電機組核三廠2號機,已於5/17停機、除役,但立法院先前也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為重啟核電解套。對此,核安會主委陳明真今(21)日表示,《核管法》相關子法的修訂,有一定行政程序,包含內部審議、預告等程序,大概需要4個月才能完成。 2025/05/21 10:42 能源
林昶佐空降駐芬蘭!朝野立委態度一次看 她直言:焦慮症不適合去北歐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民進黨前立委、「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將任我國駐芬蘭代表,引起政壇熱議,綠委羅美玲讚「林昶佐跟芬蘭有共同語言」,白委林憶君質疑林昶佐適任性,因他過去以「焦慮症」理由未服兵役,北歐國家日照短,病症容易發作,要外交部別害林昶佐;藍委王鴻薇盤點去年520迄今新任駐外代表14名,有一半都非職業外交官,痛批一再酬庸,打擊第一線人員士氣,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在立法院外交委員會接受質詢時,分別作出回應。 2025/05/19 14:03 政治 黨政要聞
中研院科普演講揭開《易經》占卜奧秘 5/28金山高中登場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易經》占卜風行千年,中研院規劃的「中研講堂」科普演講,將於5/28前進新北市金山高中,由學者主講《易經》奧秘,從哲學角度理性、獨立思考占卜文化,另有地球科學主題,學者化身「地球健檢師」,帶領大家深入地底、了解地球科學如何協助防災應變,活動5/16開放報名。 2025/05/13 18:01 生活 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