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批藥學生名額暴增 「專業在哪?」恐將如生產過剩的香蕉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醫學生名額爭議才告一段落,今天換藥師跳出來抗議!國防醫學院藥學系招生名額,自102至114學年度暴增近3倍,此次名額增幅毫無預警,形同將藥師團體的意見當作空氣,恐將重蹈美、日等國「流浪藥師」的覆轍,供過於求如同香蕉生產過剩,最後只能丟掉;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招生名額為教育部權責。 2025/07/02 19:03 生活 文教
藥事法「318解釋令」上路滿3個月、西藥界6度抗議 衛福部首直球對決!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為搶救岌岌可危的中藥行,衛福部發布《藥事法》「318解釋令」,中藥團體表態力挺,盼能為凋零產業續命;西藥師則六度上街陳抗表達訴求,認為這是糟蹋專業。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今首度「直球對決」,回應新法上路3個月來的紛擾,強調藥師執行中藥的權利未受影響,且研議將適用對象新增納入藥學系畢業生,並取消「必須在學期間修畢」的限制。 2025/06/18 16:23 生活 醫藥
臨渴掘井也要救!中藥商挺318解釋令 喊話「產業斷鏈致無藥可買」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為搶救凋零的中藥產業,衛福部發布《藥事法》103條解釋令,放寬從業門檻,西藥界數度陳抗,批評是踐踏專業、罔顧用藥安全;中藥商團體今首度到衛福部陳情,力挺衛福部政策,但也不諱言是「臨渴掘井」,同時批評西藥界想包山包海,中西藥專業失衡、考照制度未落實等,都可能導致中藥產業斷鍊、有一天再也買不到中藥材。 2025/06/18 12:42 生活 醫藥
周末精選|藥事法318解釋令引爆藥界怒火 挽救凋零產業或踐踏專業一文看懂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為了搶救凋零的中藥販賣業,衛福部在今年3月18日發布《藥事法》103條解釋令,放寬從業門檻,中藥團體認為有助守護中藥命脈,面對的是一整個產業是否能延續、重申的關鍵;但卻引爆藥師團體怒火,批評不只踐踏專業,更直接威脅全民健康,六度陳抗,高喊「退回318解釋令」,要求充滿傲慢與偏見的衛福部長邱泰源、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應下台。《知新聞》整理前因後果,讓讀者一次看懂。 2025/06/15 07:00 生活 醫藥
生命原剩1個月!印尼童來台肝移植 萌謝「讓我二次活著」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謝謝醫師讓我有第二次活著的機會」印尼籍10歲男童David和11歲女童Sherlyn均在一出生就罹患膽道閉鎖,病況日益惡化若不肝臟移植僅剩一個月壽命,一歲多時跨海到台大醫院接受活體肝臟移植,由父母捐出部分肝臟,術後持續追蹤至今恢復良好,兩位病童再次回到台灣與大家分享重生的喜悅。 2025/06/13 16:01 生活 醫藥
藥界批衛福部「竹篙湊菜刀」 率十大藥學系要求退回318解釋令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藥事法》103條爭議未歇,藥學相關團體指出,衛福部今天舉行解釋令會議,邀請中西藥產業界代表出席,但學界代表卻僅中藥資源學系與會,明顯忽略藥學專業界的重要意見與利益關係人角色,批評衛福部在過程中充滿傲慢與偏見;衛福部回應,藥師團體一開始就希望撤回解釋令,甚至退席不討論,會議通過文字修正,讓藥學生即使沒有修足學分,畢業後仍能從事中藥販賣業。 2025/06/09 19:54 生活 醫藥
上周為缺快篩道歉轉彎? 邱泰源:沒道歉、是同理心說「拍謝」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此波新冠肺炎流行期尚未達到高峰,過去幾周陸續傳出缺快篩的「災情」,衛福部長邱泰源上周為鋪貨慢而道歉,沒想到過了一周後卻表示,自己當時「沒有說道歉啦,我只是站在同理心的立場說,等幾天馬上會補」,並用台語補充,自己的意思是「拍謝、拍謝(台語)」。 2025/06/05 12:04 生活 醫藥
明年漲健保費? 衛福部長:變數多不敢確定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明年度健保總額範圍草案出爐,低推估方案為2.942%,高推估則與去年相同為5.5%,若採高推估總額將達9883.1億,安全準備金將不足1個月,恐需漲健保保費。衛福部長邱泰源今表示,高推估還需進行後續行政處理,變數相當多,健保財源也都會浮動,「現在不敢確定到底會不會需要再補充,但基本上不會需要到調高保費的情況」。 2025/06/05 10:34 生活 醫藥
慘!她新冠+B流+黴漿菌一次全中 藥師曝「快篩神物」一次篩完流感新冠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新冠升溫,流感也別輕忽!台中市前議員賴佳微近日發高燒不適,就醫進行三種篩檢竟全中,同時感染新冠、B流和黴漿菌,連護理師都覺得這情況罕見。近來多種病毒發威,藥師游佩雯認為「三合一快篩」相當方便,可一次檢驗包含新冠病毒、A型流感、B型流感三種病毒,不過目前都是醫用等級,「好心廠商趕快從國外申請三合一家用快篩 來台吧!」 2025/06/05 09:17 生活
健保改革|看病多、拿藥多、檢查多不是健保崩壞源 黃達夫:得從3方面著手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民眾不再因病而貧,但實施30年,也開始出現令人憂心的看病多、拿藥多和檢查多的「三多」問題。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長黃達夫認為,「三多現象」不是健保崩壞的原因,而是有了健保制度方面的問題所導引出來的,未來要解決得從3方面著手。 2025/06/04 13:21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