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男健身課後倒地腦中風!家屬控延誤就醫求償340萬 判決出爐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王姓男子在連鎖健身房上完一對一課程後,10分鐘內突然倒地,送醫急救證實是腦中風,雖救回性命,卻留下左半身偏癱等後遺症。王男父母不滿,認為兒子課後已頻頻按揉頭部,質疑健身房未及時察覺異狀,延誤就醫,憤而提告索賠340萬元。不過,法院認為業者已有適當處置,王男頭痛症狀不具警示性,判決健身房無責,駁回求償。 2025/07/03 13:07 社會
別再輕忽糖尿病前期 研究:血管性失智症風險高54%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血糖偏高也會增加未來認知功能退化的風險,減重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根據研究指出,光是糖尿病前期,罹患血管性失智症 (VD) 的風險就比血糖正常者高出54%。高血糖會直接或透過高血壓等方式損害腦血管,也可能傷害腦神經細胞,影響記憶與學習能力。 2025/06/29 09:30 生活 醫藥
屈公病境外移入創18年新高 印尼感染占八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屈公病境外移入創18年同期新高,疾病管制署今(6/24)日表示,國內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及外國籍30多歲女性,感染地均為印尼,均因入境時有發燒等不適症狀,經機場檢疫站攔檢及採檢送驗後確診。 2025/06/24 16:55 生活 醫藥
空污是失智風險 醫示警:應普設交通監測站納管PM0.1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多個團體今(23)日共同呼籲政府,空氣污染已被國際確認為14項可調整的失智症危險因子之一,防治空污刻不容緩,應將普設交通監測站列為優先施政,並有效管制移動污染源,同時擴大納管小於0.1微米的超細懸浮微粒「PM0.1」。 2025/06/24 13:28 生活 醫藥
餐廳白開水跟含糖飲料一樣貴 新加坡逾2千人聯署要求免費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逾2千人在新加坡政府網站連署,要求政府下令餐廳免費提供白開水,以降低人們的含糖飲料攝取量,避免糖尿病等疾病上身。 2025/06/22 18:51 國際 東協萬象
30年前學生擦肩林芳郁「不敢打招呼」 阿茲海默病程約12年!過來人醫提醒家屬2事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與他擦肩而過,卻不敢貿然打招呼」,見到有人來接才目送對方走遠。這是精神科醫師吳佳璇某天在路上,見到敬重的老師獨自走在路上的反應,這位老師正是罹患失智症的心臟外科名醫、前衛生署長林芳郁;陪伴失智父親走過11年的她提醒,個案早期至中期仍有行動力,可能會走失、作息混亂等,照顧者要務實評估資源,畢竟每個家庭的人力、物力都不同。 2025/06/22 10:11 生活 醫藥
高溫慎防心肌梗塞!超過31.5℃ 風險增加近3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夏天正式來臨,未來一周高溫可達31℃至36℃,醫師提醒,氣溫超過30℃時,急性心肌梗塞風險會漸漸升高,當超過31.5℃,風險增加接近三成,每上升1℃,整體的死亡風險會增加3%,倘若病人年紀大或有糖尿病,風險會更高。特別注意,進出冷氣房導致溫差大於8.5℃,或是缺乏空調而持續燜熱的室內環境,一樣會增加心肌梗塞發生率。 2025/06/22 09:30 生活 醫藥
台中17歲少年體重123公斤 「減脂不減肌」8月瘦16公斤!醫師揭減重關鍵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17歲黃姓少年,國中時體重已達97公斤,高中更暴增至123公斤,經體檢發現尿酸值異常,在家人陪同下就診臺中榮總家庭醫學部健康減重門診,醫師透過量身打造減重計畫,並在個案管理師協助下,學習調整飲食與作息習慣,8個月內減重16公斤,體脂率從40.4%降至32.8%,成功達到「減脂不減肌」,讓他重拾健康體態與自信。 2025/06/21 14:40 生活 醫藥
台達擬斥資21.4億元收購行動基因 目標收購逾90%股權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達(2308)宣布,將以至多7178萬美元(約新台幣21.46億元)收購ACT Genomics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行動基因)股權,至多177,142,221股,交易成就條件包括必須取得超過90%股權,此次交易將助於強化台達在生物醫療領域的佈局,進入快速成長的精準醫療市場。 2025/06/19 08:20 財經 產業脈動
打呼不只是睡不好! 未及時治療恐釀失智、中風、癌症等健康風險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打呼不只是睡不好,更是嚴重的健康警訊!三軍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孟繁俊指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容易被忽略,若未及時治療,恐引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甚至失智與惡性腫瘤等一系列健康風險。 2025/06/18 17:41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