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擬斥資21.4億元收購行動基因 目標收購逾90%股權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達(2308)宣布,將以至多7178萬美元(約新台幣21.46億元)收購ACT Genomics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行動基因)股權,至多177,142,221股,交易成就條件包括必須取得超過90%股權,此次交易將助於強化台達在生物醫療領域的佈局,進入快速成長的精準醫療市場。 2025/06/19 08:20 財經 產業脈動
13年打造首創AI腦影像技術 名醫楊智傑奪「創新界奧斯卡」(專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13年磨一劍加上AI助力,陽明交大醫學系主任楊智傑開發出領先全球的腦影像分析技術,榮獲「創新界奧斯卡」愛迪生獎金獎,新技術突破現有深度學習系統限制,加入「時間」變量,建立138個大腦灰白質區域的退化軌跡模型,不僅客觀量化精神病患腦部各區退化情形,且能預測退化趨勢,進而鎖定關鍵異常腦區給予精準治療,未來可望擴展至神經退化性疾病。 2025/05/27 10:10 生活 醫藥
輝達GTC將發表|台大AI輔助診斷胰臟癌領先全球 存活率大增至80%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胰臟癌由於早期無明顯症狀、診斷困難且進展快速,致死率極高,被稱為「癌王」。早期胰臟癌在電腦斷層影像中猶如海底撈針,約有40%被遺漏,診斷成功率大幅仰賴醫師經驗與工作負荷,為臨床一大挑戰。 台大醫院開發出全球首套人工智慧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對早期小於2公分胰臟癌具80%檢出敏感度,整體準確率更突破90%,存活率大增至80%,有別於2公分以上存活率僅10%。此項AI應用也將在2025輝達GTC大會發表。 2025/05/20 18:26 生活 醫藥
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台大攜手北醫找到關鍵抑制基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肝癌局部治療、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雖然逐漸進步,卻仍有許多病人未能找到有效療法,台大醫院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確認YAP、STK40與SLK三個基因表現量與肝癌病人存活密切相關,前兩者可直接控制YAP活性影響肝癌細胞惡性度,因直接抑制YAP會殺死其他正常細胞,未來透過抑制STK40與SLK將成為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2025/05/03 18:05 生活 醫藥
椅子測出過動兒!高醫創AI情境教室 15分鐘檢測出爐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注意力不集中合併過動症(ADHD)是兒童常見神經行為疾病,每班級會出現1至2名過動兒,過去診斷倚賴臨床觀察,近期高醫利用ADHD兒童不專心及過動的特點,透過AI智慧醫療計算兒童在「椅子」上移動大小、偵測眼球運動等客觀評估,使ADHD病情在學齡階段就能精準診斷、即時治療,而這套工具評估過程僅花15分鐘,獲專利認證推廣至多家醫院使用。 2025/04/17 14:12 生活 醫藥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用打針有新治療 彥臣生技結盟日本醫大拚眼藥商機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眼癌新藥與眼科保健品研發公司彥臣生技董事長黃中洋,今日宣告除了將進軍日本超過1500家銷售據點外,也將與日本國立旭川醫科大學眼科部主任長岡泰司開發眼睛新藥。 2025/03/21 18:18 財經 產業脈動
肺腺癌關鍵守門員曝光!缺少一蛋白 腫瘤長更快縮短存活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肺腺癌發生與多種基因異常密切相關,因此肺癌基因定序可以提供臨床醫師重要資訊來決定標靶治療方式,但無法提前預測病人對標靶藥物的敏感度,國衛院今日發表最新研究發現,DUSP22蛋白扮演調控癌細胞增生與侵襲性的守門員角色,DUSP22蛋白的表現高低會影響肺癌細胞增殖、存活與侵襲能力,並進一步阻止腫瘤進展,提供未來精準治療嶄新方向。 2025/03/14 15:09 生活 醫藥
「賈伯斯病」治療新希望!他食慾大增常暈倒 三總這招精準殺瘤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食慾莫名大增總覺得餓,不吃就頭暈想睡,原來是「賈伯斯病」作祟!一名42歲男子沒有糖尿病家族史卻頻繁低血糖,就醫檢查發現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轉移肝臟無法手術切除,傳統治療效果有限,靠核子醫學新技術改變命運,利用鎵-68擔任偵察機,鎦-177如同巡弋飛彈,精準打擊腫瘤。 2025/01/16 09:30 生活 醫藥
陳菊腫瘤術後突腦中風 最新病況曝!高醫:亟需靜養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監察院長陳菊日前健檢發現右側腎臟出現腫瘤,經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團隊手術治療,出院前卻發生左側腦血管阻塞,所幸及時處置化解危機,院方表示,她的病況已逐漸進步,但亟需靜養追蹤觀察,目前仍在高醫醫院療養中。 2025/01/08 10:52 政治
頭痛、視線糊竟是肺癌腦轉移 老婦接孫返家突癱沙發昏迷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頭痛、視線模糊竟是肺癌!60多歲呂女士不菸、無家族病史,今年5月接孫女放學回家後躺在沙發上陷入昏迷,急診發現腦內有4-5顆腫瘤,追查結果是肺癌腦轉移,無奈她屬於少數4%的Exon 20基因突變,目前健保僅給付化療且預後差,對應標靶藥物得自費且負擔重,醫界疾呼健保接軌國際,別讓同病不同命。 2024/12/10 12:32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