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生菜、冰飲加劇子宮肌瘤 運動不熬夜才可偶爾貪涼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常吃生菜沙拉、冰飲會加重子宮肌瘤,中醫師指出,現代人經常久坐造成骨盆循環差,加上熬夜虛火旺,如果愛吃生冷會讓骨盆循環更差,導致無法代謝多餘的痰濕而助長子宮肌瘤,但若有規律運動、不熬夜,夏日炎炎偶爾貪涼沒問題,但不建議天天喝冰飲、吃生菜沙拉或晚上吃西瓜、哈密瓜,運動後別馬上喝冰水。 2025/07/13 10:00 生活 醫藥
夏季失眠分3種!心火旺、氣血不足 養心補水食材安神助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夏天容易失眠不只跟天氣熱有關,可能是心火太旺、氣血不足或壓力過大所致,中醫師指出夏季失眠可分三類型,一是口乾舌燥加胸口熱,二是睡覺易醒、夢多,三是睡一半熱醒、心跳加,建議吃養心、補水、降火的食物,睡前按摩內關穴和神門穴5分鐘幫助放鬆神經、減少多夢與心悸。 2025/07/06 21:58 生活 醫藥
龍樹諒預言害慘日本觀光業和航空公司 經濟損失恐達1121億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日本漫畫家龍樹諒預言「日本7月將發生大災難」,引發鄰近的台灣、香港、中國大陸和南韓民眾關注,紛紛避免去日本玩,本周香港大灣區航空又宣布停飛日本鳥取和德島航班,讓日本人傻眼不已。根據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者木內登英試算,龍樹諒的預言恐害日本經濟損失5600億日圓(約1121億台幣)。 2025/07/05 14:31 國際 熱搜話題
20萬網友熬夜監看日本地震 惡石島今早又規模5.3地震幸無災情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日本漫畫家龍樹諒預言「日本7月將有大災難發生」,儘管她表示最初流傳的災難將發生在7月5日凌晨4時18分,是出版社強加上去的,那是她夢到預言夢的時間,不是災難發生的時間,但今天凌晨仍有20萬網友熬夜觀看日本地震監測YouTube直播,截至目前僅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惡石島在上午6時半(台灣時間上午5時半)發生規模5.4地震,幸無災情傳出。 2025/07/05 11:32 國際 熱搜話題
年用10億顆!降血脂藥禁忌改了 肝指數飆3倍、黃疸應停藥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史達汀類(Statins)藥物是降低血脂的大宗用藥,去年健保處方用量近10億粒,為了讓用詞更精確,衛福部修正2大重點,包含統一「禁忌」段落肝臟疾病相關敘述為「急性肝衰竭或失代償性肝硬化」;「警語及注意事項」段落,則把「肝功能」修正為「肝生化值」,如ALT及AST等數值上升超過正常範圍上限3倍,或發生黃疸,宜考慮停藥。 2025/07/05 11:31 生活 醫藥
炎夏沒熬夜醒來卻昏昏沉沉!營養師建議5種關鍵營養素 還得做好3件事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炎夏到來,不少人有感睡眠品質不佳,就算沒熬夜,睡醒卻仍昏昏沉沉,有營養師對此指出,夏季光照時間長,人體會消耗更多能量來調節體溫,也影響到自律神經系統的平衡,除了做好「吃對、動對、睡得好」三件事,建議補充5種關鍵營養素,更有助安心入眠。 2025/06/22 17:04 生活
夏至禁忌、養生3要點!午睡是滋養神技 中醫師推薦一次看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今天(6/21)迎來2025年的「夏至」,這不僅是每年之中白天最長、陽氣最旺盛的一天,更是天地間「陽極而陰生」的微妙轉折點。表面上夏至時節炎熱且活動頻繁,然而在中醫養生觀點中,此時身體的氣機已悄然開始內收,陽氣漸趨內斂,而陰氣則開始靜靜滋長,是個看似熱鬧卻蘊含深刻變化的節氣。 2025/06/21 17:52 生活
今夏至2大禁忌!晚上11點前要躺平 1職業拜土地公事業大爆發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今年的夏至在陽曆6月21日上午10時42分0秒交節氣,夏至這天,對北半球各地來說,是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過了夏至(6/21)後,陽光直射位置將逐漸南移,北半球白天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而在這一天,傳統習俗上有2大禁忌,分別是不能行房、且禁熬夜,不管睡不睡得著,至少晚上11點就要躺平在床上。(註:知新聞貼心提醒您,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2025/06/21 11:00 生活 知運勢 交通
夏至2大禁忌!這職業拜土地公大發財 1動作去霉運增好運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今年的夏至在陽曆6月21日上午10時42分0秒交節氣,夏至這天,對北半球各地來說,是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過了夏至(6/21)後,陽光直射位置將逐漸南移,北半球白天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而在這一天,傳統習俗上有2大禁忌,分別是不能行房、且禁熬夜,不管睡不睡得著,至少晚上11點就要躺平在床上。(註:知新聞貼心提醒您,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2025/06/09 11:44 生活 知運勢
今小滿!誤觸1禁忌「財運不順」 一整年恐都受影響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今天(21日)是24節氣「小滿」,命理師小孟解釋,太陽過黃經60度,稻榖逐漸成熟稱為「小滿」,該節氣後氣溫升高,雨水變多因此濕氣變重,養生建議「去溼」,可多吃綠豆,冬瓜,另有6項禁忌。(註:知新聞貼心提醒您,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2025/05/21 07:13 生活 知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