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以伊戰爭2周定調 專家分析6種最糟局面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中東戰火一發不可收拾!以色列與伊朗自6月13日開戰,雙方互轟至今仍沒有趨緩跡象,引發地區高度緊張。美國總統川普原先強硬放話要伊朗無條件投降,並說知道伊朗領導人哈米尼藏身何處,但隨後在19日態度放軟,表示「兩周內會決定」是否對伊朗採取軍事打擊。這場以伊衝突的後續發展,全球正密切關注,專家更預警6種可能的最壞情況。 2025/06/22 08:00 國際 寰宇要聞
林芳郁曾任北榮院長!陳威明曝受他提攜秘辛 為北榮寫下「2項第一」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罹患失智症,他曾任台北榮總院長,北榮現任院長陳威明曾受他提拔,國內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規劃也從他而起。 陳威明指出,林院長許多重要擘畫和決策對北榮後來發展影響深遠,包括開啟國內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的設置規畫案、啟用全亞洲第一台達文西Si系統,比台大早了兩年,為人謙和卻內斂耿直的他,在做滿承諾的六年任期即卸任,一天也不戀棧。 2025/06/19 12:08 生活 醫藥
癌症連43年居奪命之冠 北榮啟用光子治療直線加速器「以病人為中心」治療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癌症連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以台北榮總為例,癌症病人占全院住院人數近三分之一,今天正式啟用的光子治療直線加速器,讓病人可就近接受治療,顯著提升診療便利性與整體就醫體驗。 2025/06/16 19:00 生活 醫藥
每天爬山突主動脈剝離!百歲爺奇蹟挺過 北醫8小時逆轉生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百歲蔡爺爺幾十年來每天爬虎頭山步道,4月時卻突然心跳與呼吸停止,送醫診斷為急性主動脈剝離,若不及時手術,48小時內有生命危險。然而,主動脈剝離手術本身風險極高,術中還可能腦中風,加上病人超過傳統手術風險評估的上限95歲,北醫附醫運用關鍵的血管吻合技術,有效降低術中出血,歷經8小時奮戰完成手術,蔡爺爺一個月後順利出院。 2025/06/15 09:00 生活 醫藥
「刑事戰將」林明佐重病需治療!逆轉1500萬交保+科技監控 條件曝光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涉嫌洩密、貪污等案件的「刑事戰將」林明佐,遭羈押超過1年,儘管期間一度裁定1200萬元短暫交保又遭撤銷,隨著法院第三次羈押即將期滿,台中地院9日裁定延押2月,林明佐聲請具保停止羈押,合議庭審理,認林明佐罹惡性腫瘤有積極治療急迫性,今天(11日)裁定以1500萬元交保,並限制出境、出海8月,除不得與同案被告、證人有所接觸,每周3天到指定警局報到,指定時間拍攝臉部照片回傳,且不得從事與治療目的無關活動。裁定得抗告。 2025/06/11 20:05 社會 法庭
牙齒黑竟非蛀牙!放射線菌作怪染色 3招減少復發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一位國小四年級學童自述牙齒黑黑,檢查發現每一顆牙齒表面都有黑色碎片狀的沉積物,近看是密集的黑色點點沿著牙齦分佈,像是芝麻糊粘附於牙齒上沒刷乾淨。牙醫師指出,這是口腔內放射線菌造成牙齒染色,可能飲食中鐵離子含量較高,染色輕微透過洗牙、調整飲食、正確潔牙減少復發,嚴重染色需噴砂。 2025/06/08 09:48 生活 醫藥
新冠疫苗第2劑間隔縮短!6/11起2個月就能打 76萬人符資格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上升,疾病管制署今日(6/5)宣布,6月11日起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免疫不全者等3類高風險對象第2劑新冠JN.1疫苗接種間隔縮短為2個月(60天) ,預估6月11日實施時,約有76萬人符合接種資格。 2025/06/05 16:22 生活 醫藥
健保改革|奇美自費比、護理離職率低!榮譽院長邱仲慶解密 喊話節流永續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全民健保開辦至今30年,醫療院所面臨健保總額約束、設備高昂、人力短缺,營運更加艱辛,相較而言,台南奇美醫學中心自費比24%、護理師離職率5.5%,都遠低於全國平均,甚至從未關床。榮譽院長邱仲慶認為,有賴創辦人許文龍的理念,「制度好,留下來的機率就高」。他強調,健保一定要永續!呼籲政府開源、院所節流,國人更該珍惜資源。 2025/06/04 13:21 生活 醫藥
解析|川普政府加速發展核能、SMR 官員:美重回能源主導地位贏得AI競賽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告核能是「熱門產業」,希望透過新簽署的行政命令加快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在內先進核反應爐的開發和部署,振興美國核能產業。Google、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正在推動對核電的需求,以支援人工智慧(AI)系統和資料中心,AI晶片大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訪台也直言「應該要投資核能」。美國一些核工業人士對川普這項加速核電產業的改革表示讚賞,但也有學者擔心可能會破壞核安。 2025/05/25 12:15 國際 熱搜話題
廢核代價高昂?不只電價上漲 外媒揭台灣更暴露「致命弱點」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台灣核三廠2號機17日晚間除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然而,這項政策轉變正引發國際高度關注。外媒報導,廢核政策不僅將對台灣用電量龐大的晶片產業構成威脅,也恐導致民生和企業電價上漲。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台海局勢日益緊張之際,廢除核能恐為台灣自行製造一個致命弱點:一旦台海發生衝突,台灣將面臨更大的停電風險,因為過去被認為中國唯一可能不敢攻擊的能源設施,屆時將不復存在。 2025/05/21 17:45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