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而鋼之父」諾貝爾獎得主來台 回顧一氧化氮研究之路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99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被稱「威而鋼之父」的路易斯·伊格納羅(Louis J. Ignarro),今(9)日在台演講。他回顧,他發現一氧化氮可以使血管擴張,進而降低血壓、預防血栓與冠狀動脈疾病等,其實起源於研究團隊成員抽菸時的意外發現,後來因此發現一氧化氮的許多用處,包含可用於威而鋼藥物、治療COVID-19等。他也強調,他的成功關鍵就是好奇心,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

「2025年諾科獎台北峰會」近日登場,邀請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及一位圖靈獎得主訪台,舉辦公益演講與交流活動,路易斯·伊格納羅今天發表演講。
路易斯·伊格納羅演講開場時,談到自己約15年前曾來過台灣,很開心再次來台,且對台灣美食印象深刻,還稱讚台灣的食物比美國健康很多。
他的演講主題,集中在他獲得諾貝爾獎的一氧化氮上。他解釋,一氧化氮是一種氣體,分子結構非常簡單,卻可以在生理上產生很多效應。

「我成功的關鍵就是我的好奇心,我對所有事情都充滿好奇」,路易斯·伊格納羅回顧,1977年有研究人員發現,把一氧化氮加入細胞中,會產生反應,因此他很好奇,一氧化氮為何影響細胞功能,於是開始研究,結果發現,一氧化氮可以讓動脈平滑肌放鬆,使得血管擴張,進而降低血壓、增加血流。
他還提到,會有此發現,源自於1979年時,有一名博士後研究員叼著菸走進實驗室,結果卻發現,實驗室中模擬的血管突然放鬆了,進一步觀察,還發現是可逆的放鬆現象,於是他到圖書館查資料,發覺香菸的煙霧含有大量一氧化氮,就此發現一氧化氮可以放鬆血管。

後續,路易斯·伊格納羅展開對於一氧化氮的許多研究,發現一氧化氮可以治療高血壓,並且抑制血液凝固、防止血栓,也就可以預防冠狀動脈疾病與中風,效果相當驚人。
另外,他也研究發現,人體內的內皮細胞,可以產生一氧化氮,也是調節血液輸送的機制,若要維持內皮細胞的健康,則需要吃得健康、多運動,而非額外服用藥物或補充的東西。

至於一氧化氮的應用,路易斯·伊格納羅說,許多嬰兒出生後會有肺部高血壓,原因是肺部血管收縮,血液無法流經肺部,早在1990年代,就有人發現讓這些嬰兒吸入一氧化氮可以改善。
另外,一氧化氮除了讓血管擴張、抑制血液凝結,還能殺菌,有研究發現,一氧化氮可以治療COVID-19,且能避免COVID-19常見的血栓致死,因為COVID-19病毒會破壞產生一氧化氮的內皮細胞,而額外吸入一氧化氮,就能加以取代,目前已經有生技公司在開發手持裝置,可以即時產生一氧化氮,有助於對抗下一次流行病或疫情。

他強調,經過40年的研究,「一氧化氮是健康與長壽的奇蹟分子。」
此外,路易斯·伊格納羅提到他被稱為「威而鋼之父」的原因。他表示,1990年他發現一氧化氮其實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負責男性勃起功能,當時他與團隊把研究成果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結果馬上被各大媒體報導,還登上《紐約時報》的頭版,過了幾年後,輝瑞藥廠就以一氧化氮推出威而鋼藥物。

他也笑說,威而鋼在1998年3月上市,他於同年10月獲得諾貝爾獎,他因此猜想兩者有無關聯,結果他去查了諾貝爾醫學獎的評審委員會成員名單,發現所有成員都是60歲以上的男性。

知新聞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