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參與「台灣橋梁計畫」 將接待10位諾貝爾獎得主訪台演講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世界和平基金會(International Peace Foundation)今年將與台灣合作舉辦「台灣橋梁計畫」(TAIWAN BRIDGES),中研院將於今年11月到明年4月,接待10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訪問並演講,包含2018年和平獎得主娜迪雅·穆拉德、2019年物理獎得主米歇爾·麥耶等。 2025/02/27 16:54 生活 文教
台灣難培養諾貝爾獎得主 陳文章揭因:沒長期研究、缺大規模團隊 【記者王良博/宜蘭報導】台灣並未有本土培育的諾貝爾獎得主,對於如何培養人才,台大校長陳文章分析,台灣缺乏長期的研究計畫、研究團隊規模也不大,是需要改善的方向,且要努力參與國際性重要學術組織,樣才有機會培育諾貝爾獎得主。 2025/02/20 19:11 生活 文教
台灣努力數十年「沒諾貝爾獎得主」 吳誠文點名大學檢討:真丟臉 【記者王良博/宜蘭報導】全國大學校長會議今(20)日登場,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在專題演講中表示,大學學術研究應回歸對社會的貢獻,並變成實際應用,他也點名,大學出了問題,努力數十年,台灣至今沒有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真是丟臉」,更強調大學出了問題應該自己要檢討,不能只是怪罪體制。 2025/02/20 12:48 生活 文教
「知識就是力量!」賴清德逛書展大買48本 黃仁勳、張忠謀自傳入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2025台北國際書展今在世貿一館開幕,總統賴清德親臨會場,在會場逛1小時共買了48本,包括張忠謀、黃仁勳傳記、BL漫畫、台北男神榜等書都入袋。賴表示「文化是國家的根,也是台灣的靈魂」,投資股票有賺有賠,但是投資自己穩賺不賠,知識就是力量,買書、看書都是非常值得的事。 2025/02/04 16:27 政治 黨政要聞
川普對中國再揮關稅大刀 中國民眾不敢消費、儲蓄率飆高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今日指出,美國2月1日將啟動全球關稅大戰,對中國再提高關稅10%,若加上之前平均關稅19.2%,對中國課徵關稅已近3成。川普政府甚至考量取消中國永久最惠國待遇,如果中國被取消資格,關稅將躍升到4成以上。 2025/01/24 14:21 財經 國際焦點
學測|自然參考解答出爐!化學偏難 生物、物理諾貝爾獎入題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14學年度學測今(18)日起連三天舉行,今天下午自然科已經考完。高中老師認為,自然科生物比去年簡單,但探究與實作題型比往年多;物理則有不少量子現象相關題目,且有去年諾貝爾物理獎腦神經網路與人工智慧領域的試題;化學試題偏難,圖表題佔50%;地科試題則偏重素養導向,且把去年襲台的康芮颱風入題。 2025/01/18 16:32 生活 文教
諾貝爾獎得主談淨零排碳 朱棣文:核能對台灣能源安全特別重要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今(19)日舉辦專題演講,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院士朱棣文,以「溫室氣體淨零排碳的機遇與挑戰」為題演講,朱棣文強調,在當前的國際情勢下,核能對於台灣的能源安全特別重要,另也分享許多淨零科技的新機會,包含新興的製氫和碳捕捉技術、結合AI提升能源效率和電網穩定性等。 2024/12/19 17:57 能源
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籲台灣應重新思考核能 「懂技術的人要懂得發聲」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長朱棣文今天表示,即便核能在台灣頗具爭議,但全球多國已逐漸重新接納核能,台灣不同黨派的政治人物應重新思考核能使用,而且以電力需求角度來看,資料中心用電量之高,讓Meta、Google、Amazon、 Microsoft都開始衡量使用核電。 2024/12/18 15:34 能源
2決定改變張忠謀一生!福特不願多給1美元 賭氣「去你的」結緣半導體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灣大學今(16日)下午2時至3時於綜合教學館2樓錢思亮紀念講堂舉辦椰林講座,邀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就「半導體生涯的教訓」發表演說,吸引超過500人參加。張忠謀在演講中分享人生2個重要決定。 2024/12/16 17:31 財經 財經人物
中美晶傳要求員工請特休 勞動部說重話:絕非讓雇主因應景氣運用!違法必開罰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太陽能電池大廠中美晶(5483)因1月太陽能電池接單狀況欠佳,遭員工爆料自2025年1月7日起強制特休1個月,若年假不夠用,還要採「預支」的方式處理?勞動部今天強調,特休假絕非讓雇主因應景氣運用的假,已轉請當地主管機關查處,若違法最高加重開罰150萬元。中美晶則強調是與溝通員工,且決非無薪假。題外話是,2010年時任閣揆的吳敦義,曾讚發明無薪假的人該得諾貝爾掀波,事後被罵爆。 2024/12/13 21:38 生活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