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戴維·麥克米倫來台 回憶清晨5點得知獲獎!竟當成玩笑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戴維·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今(7)日在台演講,演講中他回顧自己投入有機催化、光反應催化等化學研究的過程與應用,他還回顧,得知獲得諾貝爾獎那天,清晨5點電話響個不停,共同獲獎者還傳訊息通知他,但他很想睡覺,還覺得是研究團隊在開玩笑,於是跑回去睡回籠覺,直到睡醒後,看了《紐約時報》網站,還一度認不出得獎者畫像上的自己。

「2025年諾科獎台北峰會」近日登場,邀請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及一位圖靈獎得主訪台,舉辦公益演講與交流活動,戴維·麥克米倫今天發表演講。
戴維·麥克米倫在演講中回顧自己求學過程,他出身蘇格蘭,因哥哥學習物理,他大學時也學物理,但學得很差,因此轉向研究化學,化學讓他很有興趣。

他提及,他想到美國讀博士班,當時沒有網路,寄出18封航空郵件給不同的美國大學教授,希望讀博士班,都石沈大海,但第19封信獲得一位學者回覆,告知他必須填寫申請表,最後他順利申請到美國讀博士,後來他投入「有機催化」(Organocatalysis)領域的研究。
戴維·麥克米倫解釋,有機催化是一種利用小有機分子作為催化劑,加速化學反應的方法ㄝ這類催化劑不像傳統金屬催化劑那麽昂貴或有毒,通常來自自然界,很容易取得

他回顧,一次偶然機會下,他突然奇想,用有機分子來當成催化劑,最後花了約6個月才研發完成,甚至在進一步改良之後,讓此一有機催化劑可以用於數百種的化學反應。
對於有機催化的應用,戴維·麥克米倫舉例,可讓香水的生產降低耗能,也能用來製造可進行生物分解的聚合物,以解決海洋塑膠污染,最重要的應用是,製藥公司利用有機催化,成功製造出偏頭痛藥物,甚至也有藥廠,正在藉此研發新的癌症療法。

不僅如此,他表示,團隊成員後來想到,是否可以用光來驅動化學反應,以讓化學反應過程更為節能,因此他們開始嘗試「光反應催化」(photoredox catalysis),主要以藍光光子進行。
他解釋,藍光照射到催化劑,可以被吸收並增強熱能,這些能量可能加以運用,目前全世界的製藥公司都使用這種方式在研發新藥。

此外,戴維·麥克米倫還談到他得知自己拿到諾貝爾獎的過程,當天紐約時間上午5點,他還在睡覺,卻被太太肘擊肋骨,原因是太太不滿他的手機一直在響,但他還想繼續睡,最後太太乾脆把手機拿到窗邊,太太也告訴他,一名瑞典人,還有共同獲獎的另一名化學家Benjamin List都在找他。
他秀出當時手機收到的簡訊,Benjamin List傳訊息告訴他獲得諾貝爾獎,但他認為,他的研究團隊很愛開玩笑,應該是整人招數,於是跟Benjamin List道歉,團隊的玩笑牽扯到對方,還打賭1000美元,說這是個玩笑,接著他就去睡了45分鐘的回籠覺。

有趣的是,戴維·麥克米倫睡醒之後,想知道究竟誰拿了諾貝爾獎,於是打開《紐約時報》的網站,結果看到得獎者的畫像時,認出Benjamin List,卻不知道另一人是誰,後來才發現竟然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