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復原直擊|台南火鶴百大青農生死戰! 6旬老母痛心爬4米補破網:不能斷在這代(周末精選)

生活 地方大小事 消費
2025/07/19 12:09
王志弘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是火鶴花全國最大產區,卻在此次遭颱風丹娜絲重創,網室紛紛「開天窗」。《知新聞》在災後第10天,直擊六甲的火鶴花農林芳珠,正和家人爬上爬下親補破網搶救,林芳珠痛心直呼,此次災情「史上最嚴重!大家都在比慘的」,想搶修卻缺工,即使已60多歲,還得親自爬4米高修補不說,未來還得面對舉債重建、花苗短缺等挑戰,復甦之路起碼一年半。

身為青農的林芳珠小女兒更擔心舊的貸款還沒還清,面對災損需再借貸,「貸貸相傳」壓力山大,向政府請命寬限緩還、免息期程,「不一定要給我們更多的補助,但請給我們更多的時間」。

台南火鶴花農爬高爬低「補破網」,防止災情擴大。王志弘攝 zoomin
台南火鶴花農爬高爬低「補破網」,防止災情擴大。王志弘攝

台南市火鶴花生產面積53公頃,是全國第一,占全台生產面積37%。據台南市府農業局統計,此次台南農損金額逾7億元,其中火鶴花有8成設施損毀,由於正值開花期,花卉植栽損壞率近9成,災情慘重。

火鶴花歷經強風、豪雨、日光「三溫暖」,災情慘重。王志弘攝 zoomin
火鶴花歷經強風、豪雨、日光「三溫暖」,災情慘重。王志弘攝

花農痛心「史上最慘」 憂血本無歸

《知新聞》16日前往拜訪六甲花農林芳珠,她共栽植4個園區2.2公頃約17萬株火鶴花,回憶起颱風天,心有餘悸直呼:「一覺醒來,風雲變色!」短短幾個小時,就可以摧殘到如此恐怖,其中7分地整個見光,趕緊打給廠商,卻被告知要一個月後再說...「等到那時候,這裡就變廢墟了!覺得心很痛,我該怎麼去拯救?很無力!不然就算了,到這裡就好,年紀大不要做了,是不是就此放棄了?」

原來,火鶴花習性嬌貴,怕風雨、怕病蟲害,也怕太陽,網室得架外網,再拉一層內網「雙重防曬」。對花農而言,風災過後是惡夢的開始,依林芳珠園區為例,風損約3成,若放任「日光浴」,剩下7成恐腐爛、生病斑或曬死,血本無歸。

林芳珠7分大廠區整個「開天窗」。林芳珠提供 zoomin
林芳珠7分大廠區整個「開天窗」。林芳珠提供
火鶴花不堪強風倒伏。林芳珠提供 zoomin
火鶴花不堪強風倒伏。林芳珠提供
滿目瘡痍令林芳珠一度想放棄,乾脆退休。林芳珠提供 zoomin
滿目瘡痍令林芳珠一度想放棄,乾脆退休。林芳珠提供

不只是她,同行群組上個個都在比慘,不是網室被整個打趴,就是開天窗,大家都有損失,無一倖免,這是林芳珠務農25年來,第一次見到那麼大範圍的火鶴災情,「開掉的園子實在是太多了,史上最嚴重」!

有火鶴花網室整個被吹垮。林芳珠提供 zoomin
有火鶴花網室整個被吹垮。林芳珠提供
台南六甲火鶴花農皆受災,規模之大前所未見。林芳珠提供 zoomin
台南六甲火鶴花農皆受災,規模之大前所未見。林芳珠提供

找到南投工班協助 全家動員親爬4米高補破網

台南火鶴產業面臨生死關頭,令林芳珠心念一轉,「不能到這裡就斷了,下一代還要接手延續」,台南是全國火鶴花最大產地,外銷日本最多,也是唯一出口到澳洲的縣市,不能因一次颱風就被擊垮,她重新振作,決定自力救濟「補破網」,能救多少算多少!

慶幸的是,她四處打電話求援,終於盼到南投有工班願意相助2天,4名工人加上他們全家總動員,連遠在桃園的大女兒、女婿也請假來幫忙,10個人一起拉網,分頭疏枝、噴藥,與時間賽跑,把傷害降到最低。林芳珠說,雖然60幾歲了,還要爬樓梯到4米高的地方,「說真的,實在很累」,但「網子架起來,就有50%希望,這樣我就很感恩了」。

林芳珠女婿(左)是廚師,特地請假一個禮拜陪老婆回家救災。王志弘攝 zoomin
林芳珠女婿(左)是廚師,特地請假一個禮拜陪老婆回家救災。王志弘攝
林芳珠說,還好有南投廠商願意「借工」,令她重燃希望。林芳珠提供 zoomin
林芳珠說,還好有南投廠商願意「借工」,令她重燃希望。林芳珠提供
「補破網」後至少能再保住一半的火鶴花。王志弘攝 zoomin
「補破網」後至少能再保住一半的火鶴花。王志弘攝
林芳珠心念一轉,「不能放棄,否則以前的努力算什麼」。王志弘攝 zoomin
林芳珠心念一轉,「不能放棄,否則以前的努力算什麼」。王志弘攝

損失慘重還有新舊貸款 女兒盼政府予緩還免息

林芳珠粗估此次損失約200萬元,而林芳珠小女兒張翔喻曾獲選百大青農,雖感謝政府蠻快推出災後救助措施,但火鶴花光軟硬體設施重建就至少3個月,等到作物有經濟價值,還得再等1年多,起碼3年才能回穩,相較而言,6個月免息補助有點太短。

「青農都是借錢去創業務農」張翔喻還說,她承接家業,貸款相對少,但有其他產業的青農是貸500到800萬元,錢還沒還清,又得面對風災慘重耗損,勢必得再借貸舉債,壓力山大,希望政府能延長緩還、免息的期程,給青農更多的信心去還款,得以重新站起來。

張翔喻為青農向政府請命,希望展延緩還、免息的期程。王志弘攝 zoomin
張翔喻為青農向政府請命,希望展延緩還、免息的期程。王志弘攝
缺苗是復甦之路要面對挑戰之一。王志弘攝 zoomin
缺苗是復甦之路要面對挑戰之一。王志弘攝

災後第10天,全家人仍忙進忙出、爬上爬下,一刻不得閒,因為他們知道復甦之路還很漫長,網室好了,未來還得面對缺苗、缺工、缺資金等種種挑戰,「沒關係,關關難過關關過,我們算幸運的!2甲地才損失7分地」,母女倆樂觀笑說,就用這1.3甲來做「基底」,慢慢努力、慢慢來做、慢慢恢復,未來會更好啦! 

母女樂觀面對,「關關難過關關過,跟別人比起來,我們算是幸運的」。王志弘攝 zoomin
母女樂觀面對,「關關難過關關過,跟別人比起來,我們算是幸運的」。王志弘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丹娜絲 # 颱風 # 火鶴花 # 復甦 # 請命 # 補破網 # 六甲 # 農損 # 自力救濟 # 青農 # 借貸 # 爬上爬下 # 災情 # 台南災情 # 林芳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