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越南染類鼻疽敗血!壯男截四肢保命 極限復健不放棄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一名40多歲男子去年偕家人到越南著名海島旅遊,曾到海灘游泳戲水,回國後右胸疼痛且發燒,就醫檢查右肺浸潤且有兩處膿瘍,立即手術清創,化驗確診感染類鼻疽桿菌,住院期間病情惡化一度靠葉克膜維生,無奈敗血症被迫截四肢保命。男子遭遇重大打擊仍展現鋼鐵意志,裝上義肢積極復健走出新人生。

員榮醫療副院長、胸腔內科醫師涂川洲指出,患者去年從越南返國後身體開始疼痛,到其他醫院檢查未發現明顯異狀,隨著疼痛加劇且發燒,轉而求助員榮醫院,檢查發現患者右肺浸潤,右肺有兩處膿瘍且積聚髒水,立即安排清創手術,化驗結果是感染「類鼻疽桿菌」才造成肺部嚴重感染。
男子住院期間病情迅速惡化,引發休克、血壓下降,一度插管與裝上葉克膜維生,不幸的是治療過程出現敗血症,導致四肢末端缺血缺氧,男子被迫截肢保命,右大腿從根部切除,左大腿從膝蓋以下切除,雙手多根手指也因壞死切除。
經對症下藥後,男子撐過休克與葉克膜關鍵時期,最終順利脫離呼吸器與葉克膜。儘管遭遇重大打擊,幸好有家人強力支持陪伴,男子非常堅強,積極配合治療,除完成長達數月抗生素療程,雙腿也裝上義肢。

員榮醫院復健科主任陳冠霖表示,裝上義肢並非就此恢復行走,反而是另一段艱辛旅程的開始。為讓患者日後能順利穿戴義肢,復健從最基本的核心與上肢強化訓練做起,透過自體重量訓練、核心穩定訓練、鏡子觀察、坐站平衡訓練,從坐站起身、站穩、轉換重心到踏步協調,每一個細節都在挑戰極限。
出院後,男子申請長照2.0的居家復能服務,物理治療師每個月三次到家中持續指導日常生活自理活動、與移位至輪椅及坐站起身訓練。陳冠霖說,男子的右大腿超過一半截肢,失去了自然的關節動力,左腿雖有膝下義肢支撐,仍需耗費數倍於常人的力氣,才能邁出一步,常因疲勞、姿勢代償導致腰痛與肩痛,但男子從不放棄。
如今,男子已能靠助行器在家中穩定行走,也能走出門口,上下汽車,涂川洲指出,男子堪稱「生命鬥士」,雙腿雖已截肢,但生命的力量並未被奪走,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動作,卻是鋼鐵意志與專業醫療、長照服務共同打造生命奇蹟。
類鼻疽介紹
「類鼻疽」被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第四類傳染病,由感染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引起,屬假單孢菌屬革蘭氏陰性桿菌,此菌在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存在,會感染馬、羊、豬等動物以及人類,其引致的病名即稱為類鼻疽。其流行地域為東南亞地區及澳洲北部的熱帶地域。通常發病個案,其皮膚多有擦傷、撕裂傷或燒傷之傷口,並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大部分症狀並不明顯,常常被人忽略以為是感冒。
疾管署表示,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包括糖尿病及外傷者,應避免赤足於污泥土或污水中。皮膚有撕裂傷、擦傷或燒傷的人,若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應儘快清洗乾淨,或使用鞋套或手套,以避免皮膚直接暴露於濕土。